利。

經過一番激烈的討價還價,雙方終於達成了和談協議。敵軍同意割讓部分邊境土地給大乾朝,並賠償一定數量的金銀財寶作為戰爭損失。大乾朝則同意撤軍,雙方結束戰爭。

蘇瑾帶著和談協議回到大乾朝營地後,韓烈看了協議內容,雖有些地方不盡如人意,但也明白這是當前形勢下最好的結果。他下令軍隊準備撤軍,並派人將和談協議送往京城,向李承乾稟報。

李承乾收到和談協議後,召集大臣們商議。眾大臣對此看法不一,有的認為協議讓大乾朝獲得了一定的利益,結束戰爭有利於國內的穩定和發展;有的則認為協議不夠完美,沒有徹底消滅敵軍,留下了隱患。李承乾思索良久後,說道:“如今國內民生亟待恢復,戰爭已經讓百姓承受了太多苦難。這份協議雖有不足,但能換來和平,朕決定批准。”

大乾朝軍隊開始班師回朝,百姓們夾道歡迎,歡呼聲響徹雲霄。李承乾親自出城迎接,對韓烈、蘇瑾等將領和大臣進行了嘉獎。在慶功宴上,李承乾感慨地說道:“此次戰爭,讓朕深知國家的興衰榮辱與每一位臣民息息相關。如今戰爭結束,朕將致力於恢復民生,發展經濟,讓大乾朝重新走向繁榮昌盛。”

然而,在一片歡樂祥和的氛圍中,仍有一些人憂心忡忡。林嶽私下裡對韓烈說道:“韓帥,此次和談雖換來了暫時的和平,但敵軍野心勃勃,難保不會捲土重來。我們必須加強軍備,整頓邊防,以防不測。”韓烈點頭表示贊同:“林大人所言極是,我等不可掉以輕心。”

果然,幾年後,大乾朝在李承乾的治理下,國內經濟逐漸恢復,百姓生活也日益富足。然而,邊境地區卻再次傳來不安的訊息。曾經與大乾朝簽訂和談協議的敵軍,在經過一段時間的休養生息後,再次蠢蠢欲動。他們開始在邊境集結兵力,頻繁進行軍事演習,對大乾朝的邊境安全構成了嚴重威脅。

李承乾得知這一訊息後,立刻召集大臣們商議對策。朝堂上,氣氛凝重。韓烈站出來說道:“陛下,敵軍背信棄義,我大乾朝不可坐視不理。末將願再次領軍出征,給敵軍一個教訓!”其他將領也紛紛響應,請求出戰。

,!

李承乾看著滿朝文武激昂的神情,心中既欣慰又憂慮。他深知,經過幾年的恢復,大乾朝雖有了一定的實力,但再次發動戰爭,仍需謹慎考慮。此時,蘇瑾站出來說道:“陛下,敵軍此次來勢洶洶,我們不能貿然出兵。或許我們可以先派遣使者前往敵軍營地,瞭解他們的意圖,同時加強邊境防禦,做好戰爭準備。若敵軍執意挑起戰爭,我們再出兵應戰,也師出有名。”

李承乾思索片刻後,採納了蘇瑾的建議。他選派了一位經驗豐富的使者,前往敵軍營地。使者來到敵軍營地後,見到了敵軍將領。敵軍將領傲慢地說道:“幾年前的和談,只是我們的權宜之計。如今我們已恢復實力,大乾朝的土地,我們志在必得!”使者聽後,義正言辭地說道:“將軍,大乾朝愛好和平,但也絕不懼怕戰爭。若貴方執意挑起戰端,必將付出慘痛的代價!”

使者回到京城後,將敵軍將領的話如實稟報給李承乾。李承乾聽後,怒不可遏:“敵軍欺人太甚!傳朕旨意,加強邊境防禦,調集軍隊,準備迎戰!”韓烈等將領領命而去,迅速開始籌備戰事。

在邊境地區,大乾朝軍隊加緊修築防禦工事,訓練士兵。韓烈深知,此次戰爭將更加艱難,敵軍經過幾年的準備,必定有備而來。他與將領們日夜商討戰術,制定作戰計劃。同時,他也派人聯絡西南小國,希望能再次得到他們的支援。

西南小國在得知敵軍再次挑釁大乾朝後,立刻表示願意與大乾朝並肩作戰。他們派出了一支精銳部隊,前往大乾朝邊境與大乾朝軍隊會合。韓烈見到西南小國的將領後,感激地說道:“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