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教主,你覺得哪邊能贏得這場戰爭?”界山這邊,雖然沒有現場畫面,電視裡還是透過雲浮城、白虎城、青龍城附近的商人或者九龍教教眾沿途拍到各方軍隊動態,還有對逃離戰場的民眾進行採訪真實還原,看到關於那邊的新聞。寧澤忍不住詢問。

洛銘根據新聞提供的線索,很快做出判斷:“如果只是穆悅自己,他的軍隊可以輕鬆打敗周踏還有左俊,金州援兵應該來不及馳援,反而被穆悅吃掉。但是,孫驁成為制衡穆悅的關鍵,他的戰敗更將穆悅帶到極其不利的狀態。就算趙晗派兵支援,因為受到孫驁的拖累,穆悅很有可能發揮不出朝廷軍隊的全部實力,導致他在三路諸侯兵馬圍攻下惜敗!”

“如果穆悅戰敗,趙晗會對付他嗎?”寧澤問道。

洛銘回答:“趙晗還是比較聰明的,但是梁國朝廷那些文官武將就不一定了!加上孫驁這樣的性格,肯定會把過錯全部推給穆悅。即便支援穆悅的人還是佔大多數,一定會有因為這場戰敗將過錯歸於穆悅的人,導致部分支援他的人轉變態度。一次兩次不怎麼起眼,時間久了,支援穆悅的人將會越來越少,到那時候,趙晗也會因為朝廷文官武將的進言改變對穆悅的看法。”

“所以,你的計策就是讓穆悅因為孫驁的制衡一點點地失去在梁國朝廷官員心中的信任,直至這位名將被打落谷底?”

“正是!”洛銘微笑點頭,“而且,我這個是陽謀,就算趙晗和穆悅都能看出問題,也改變不了結局!穆悅是梁國鎮壓各地諸侯最大希望,有他在,這些諸侯鬧得再兇,最後也會被他剿滅,所以趙晗一直很穩,毫不擔心。一旦穆悅在他心中徹底失去信任,梁國離滅亡就不遠了!畢竟趙晗用小皇帝的名義掌控朝政,到處都是不滿他的聲音。”

“也就是說,你這一條計策直接把梁國搞垮了?”

“其實有沒有我,梁國都會垮掉!”洛銘說道,“趙晗把持朝政,就算有穆悅這個擎天之柱撐著,也不過是讓梁國再拖一段時間。我所做的就是加速這個程序,讓這個腐朽的朝廷倒塌得更快!誰讓他不敬神靈,敢對仙主下達通緝令,這等瀆神之舉,必定引來反噬!”

寧澤已經習慣“神仙”這個身份,很坦然地接受洛銘所說話語:“這樣也好,他們自己亂成一團,就沒空來打擾我們。”

“確實,仙主只需精心修行,提高修為,其他的屬下代勞,屬下一定會讓九龍教傳遍全國,讓全天下老百姓供奉仙主!”

“沒必要,順其自然就好。”寧澤沒有那麼大的野心,雖然也不阻止洛銘。他對九龍教推廣到全國興趣不大,有願意加入的當然歡迎,僅此而已。

“是!”洛銘知道寧澤沒有野心,正因為這樣,才更堅定自己的決心。

在他看來,寧澤作為神仙率性而為,根本不在意這些,但對梁國百姓來說,這是不公平的。只有一小部分人有幸供奉仙主,得他庇護,其他多數人還在梁國朝廷控制下艱難求生,在各大勢力爭鬥中吃苦受罪,這些百姓也有受仙主庇護的權利,他們也有享受幸福生活的權利!

所以,洛銘不是為了推廣九龍教,而是為了天下百姓的福祉。

這個思想,從他教主身份開始,層層往下傳遞給九龍教教徒,現在九龍教的人都是這樣的理念,無一例外。

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很少有人能夠不受影響。

就拿之前被寧澤強行邀請的蔡宗及其弟子來說,這段時間住在石磨縣,也從一開始的極不情願,逐漸習慣這裡的美好生活,感覺無憂無慮,比梁國其他地方都好。每天旁聽,被九龍教的教義影響,多數弟子覺得九龍教的理念沒錯,為了天下百姓創造更好生活,這是大義!

時間長了,就連蔡宗這個文學大家也開始懷疑之前的想法,自己讀書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