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讀書人的變化(第2/2頁)
章節報錯
理,到底是為朝廷服務,還是為了天下黎民百姓,到底怎樣才算大義?
看到那麼多底層窮苦百姓的慘狀,自己效忠的朝廷真的沒問題嗎?不知百姓疾苦,不把底層百姓放在眼中,曾經的自己真的對嗎?
百姓生活變好,大家都變富足,到處洋溢歡聲笑語,宛如桃源生活,如果梁國各個州郡都能變成這樣,不就成為人間仙境了嗎?九龍教追求這樣的大義,是不是比當前的梁國朝廷更好一些?
在蔡宗陷入自我懷疑的時候,他的弟子中,有一部分發現享受過石磨縣的生活之後,好像沒辦法回到以前那種落後社會。
也不知道誰開的頭,請認識的商隊順路把他的家人帶到這邊,選擇定居之後,更多讀書人有樣學樣,也讓商隊幫忙,陸續將自己的家人帶到石磨縣。
剛開始的時候,蔡宗嚴厲譴責這些立場不堅定,“貪圖享樂”的弟子,可是逐漸地,他的態度發生變化,從譴責到不在言語,到最後自己都動搖了,覺得讓家裡人到這邊享受生活可能更好一些,否則自己在這邊過得開開心心,家人還在多女城吃苦,多不公平?
蔡宗等人的心態變化,九龍教都看在眼裡,洛銘更是讓教眾在旁邊天天引導,正是因為這些教眾潛移默化的影響,加上本地百姓在交流中同樣對蔡宗等人產生新的影響,才讓這批讀書人開始轉變。
洛銘相信用不了多久,蔡宗等人就會被仙主創造出來的桃源仙境徹底迷住,心甘情願地留在此地,最終成為九龍教的一員,利用他們的學識為九龍教做出貢獻。
而另一邊,蘇香玲每天勤奮學習,從各種擁有教育意義的電視節目獲取知識,比蔡宗等人更快,已經被順利吸收到九龍教,成為一名忠誠的信徒。而她的家人也是極力支援,蘇老爺已經把全家都帶過來,選擇在石磨縣定居,這對其他讀書人來說,是一個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