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為地方的發展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韓烈促進邊民融合

韓烈在成功擊退遊牧部落的進攻後,並未因邊境暫時的安寧而放鬆警惕。他深知,要想從根本上解決邊境的潛在危機,光靠武力震懾是遠遠不夠的,還需促進邊境地區的民族融合,讓大乾朝的邊民與周邊部落的民眾能夠和諧共處、互幫互助,形成一個緊密的共同體。

韓烈先是向朝廷上書,提議在邊境地區設立更多的互市貿易點,並擴大現有互市的規模和交易種類。朝廷批准後,邊境的互市變得更加繁榮熱鬧,不僅有各種生活用品、生產工具的交易,還增加了文化用品、特色手工藝品等的交換。大乾朝的商人帶來了精美的書籍、筆墨紙硯等,讓周邊部落的民眾感受到了中原文化的魅力;而部落的牧民們則帶來了獨具特色的皮革製品、獸骨雕刻等,豐富了大乾朝邊民的生活。

同時,韓烈積極推動邊境地區的教育普及。他在邊境城鎮和一些較大的村落設立了學堂,不僅招收大乾朝的邊民子弟,也歡迎周邊部落的孩子前來學習。學堂裡除了教授基本的讀寫算知識外,還傳播大乾朝的文化、歷史、禮儀等內容,讓不同民族的孩子們從小就相互瞭解、相互學習,增進彼此之間的感情。

,!

此外,韓烈還組織了各種民間交流活動,如邊境運動會、民俗文化節等。在邊境運動會上,大乾朝的邊民和部落的牧民們一起參與賽馬、射箭、摔跤等傳統專案,大家在賽場上既是對手,又是朋友,透過競技增進了彼此的友誼;在民俗文化節裡,兩邊的民眾展示各自的傳統歌舞、美食、服飾等,共同欣賞、共同體驗,讓文化的差異變成了相互吸引的亮點。

透過這些舉措,邊境地區的民族關係變得愈發融洽,以往的隔閡與猜忌逐漸消除,大乾朝的邊民與周邊部落的民眾攜手合作,共同守護著這片土地的和平與繁榮,邊境呈現出一片安居樂業的和諧景象。

新危機悄然降臨

然而,就在大乾朝在各方面都穩步發展、積極向好之際,新的危機卻如同陰霾一般,在不經意間悄然籠罩而來。

海外,一些國家眼見大乾朝透過航海革新,在海上的影響力日益擴大,心生嫉妒與恐慌。他們暗中聯合起來,謀劃了一個更為險惡的陰謀。這些國家先是利用宗教和文化差異,在大乾朝海外貿易據點所在的一些國家和地區煽動民眾對大乾朝的不滿情緒,製造了多起針對大乾朝商人與水師的小規模衝突事件。隨後,他們又秘密資助一些極端組織,這些組織打著“扞衛本土利益”的幌子,對大乾朝的海上貿易航線進行有組織的破壞,襲擊過往船隻,搶奪貨物,甚至綁架人質,嚴重威脅到了大乾朝的海上安全與海外利益。

朝堂內,隨著吏治改革的深入,觸動了一部分既得利益集團的核心利益。這些集團不甘心就此失去手中的權力和財富,於是暗中勾結起來,策劃了一場針對蘇瑾的暗殺行動。他們僱傭了一批武功高強、心狠手辣的殺手,企圖在蘇瑾出行的途中將其殺害,以此來阻止吏治改革的繼續推進,妄圖讓朝堂重新回到他們可以肆意操控的局面。

邊境處,儘管民族融合工作進展順利,但草原上的局勢卻因為一些外部勢力的介入變得複雜起來。一個神秘的外族勢力悄然崛起,他們以武力征服了部分遊牧部落,整合了這些部落的兵力,並且暗中與大乾朝的一些敵對國家勾結,企圖從邊境撕開一個口子,進而入侵大乾朝,掠奪土地和財富,實現他們擴張的野心。

危機初現各方應對

很快,這些危機的端倪便開始顯現出來,讓大乾朝面臨著嚴峻的考驗。

林嶽率領的水師艦隊在一次執行護航任務時,遭遇了極端組織的襲擊。對方駕駛著多艘快船,趁著夜色,從不同方向包抄過來,先是發射火箭點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