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張遼(第1/3頁)
章節報錯
【四十歲的年紀,對尋常的古人來說,人生早已經逝去大半。
那些未曾完成的夢想,都隨著年歲的提高而消減。
然而,四十的劉備,卻依然堅持著他的理想。
請徐庶,收趙雲。
三顧茅廬,請出了臥龍。
命運的齒輪開始轉動,劉備漸漸好了起來。
入主益州,擊敗曹操。
奪得漢中,進位漢中王。
50歲的劉備,稱帝,迎來了人生最輝煌的時刻。】
天幕下,無數人為劉備的精神所感動。
即便是到了四十歲的年紀,依然在為自己的理想拼搏。
【劉備的輝煌,不過是曇花一現。
為了幫自己的兄弟報仇,傾國之力,討伐東吳。
然而,夷陵之戰的一場火,讓他丟掉了一切。
成功,對於劉備而言,只停留了短暫的片刻。
而失敗,卻貫穿了他的人生。
每次跌倒,又再次爬起。
有多少人,能夠如同劉備這樣?
我們年輕的時候,總是懷揣著這樣那樣的夢想。
而隨著我們年齡的增加,認清了那些所謂的現實,曾經的夢想便如同泡沫一般消散。
而劉備,即便不斷遭受挫折,即便依然走完了自己人生的半,可依然在為了自己的夢想而努力。
其心昭昭,其志烈烈。
折而不撓,終不為下。
因為劉備,讓浪漫成為蜀漢的代名詞。
因為劉備,四百年的大漢王朝,才能結束的如此體面。】
天幕播放完畢,而天幕下的人,都已被劉備的精神所感動。
好一個漢昭烈帝劉備。
“終其一生,只為匡扶漢室,這就是我大漢王朝的最後一任皇帝嗎?”
天幕下的劉邦有些意動。
雖然他知道他的大漢遲早要完。
但能被這劉備畫上一個如此圓滿的句號,也算是讓他這個開國皇帝無比欣慰。
而那些軍隊當中的將士,則更看重的是劉備對於他兄弟的態度。
“昭烈帝,舉國之力,竟然只是為了自己的兄弟報仇,此等大義,讓我輩動容。”
“唉,能當昭烈帝的兄弟,那是幾輩子修來的福分啊!”
而影片的評論區內,也充斥著對於劉備的讚美。
【小時候最看不起劉備,覺得假仁假義。
年齡越大,越是覺得劉備是真英雄。
起點低微,蹉跎大半生,到處投靠,沒兵沒地盤。
換我,早就躺平了,但劉備硬是逆天改命了。】
【如果穿越到三國,還是投奔劉備比較好,不會因為你的出身低微看不起你,也不用太擔心功高震主,畢竟還有一個諸葛亮頂著呢。】
【時常有人詆譭劉備,說劉備是偽君子,呵呵,你若說他偽了一輩子,那他就是真君子。】
【君子論跡不論心,論心世上無完人。】
【淚目,大魏有大魏的傲骨,蜀漢有蜀漢的浪漫,東吳有東吳的鼠輩。】
孫權:……
然而,還沒等孫權從這具留言中緩過神來,下一條影片就已經展開。
開頭的第一句話,就讓孫權差點暈闕。
【那日合肥城下八百人,勢如破竹,衝殺進孫權的軍陣。
而吳軍面對的魏軍首領,就是那武成王廟六十四名將之一,大魏五子良將,威名能讓江東小兒止啼的蕩寇將軍-張遼,張文遠。】
孫權兩眼一翻,直接癱軟在地。
左右連忙上前來掐他的人中,把他給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