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同時大力發展農業,促進商貿,這意味著皇太極的理念並非是一地一部落之草莽,而是有著完善的治國手段。”

“三,完善國家內政機構,設立內三院,類比大明內閣,繼而設立理藩院專署蒙漢事物,設立都察院監察百官八旗,合六部共稱八衙門,而後踐天子位,定國號‘大清’,這意味著皇太極治下的大清,已經徹底完成了從一個遊牧部落到國家政體的轉變。”

聽到這裡,老朱阿標以及老朱棣等人的眉頭都是皺的很緊,神色之間也是透著幾分凝重。

這會他們幾個終於是有點明白,為什麼剛才仙師要說皇太極比努爾哈赤更強了。

努爾哈赤建立了女真政權,而皇太極才是那個將部落政權徹底進化成國家政權的主導者。

這幫建奴最後能夠順利入主中原,並享三百年國祚,就是因為有人給打了基礎。

如果沒有皇太極的這波打基礎,擴充套件女真上限的操作。

這幫女真建奴的未來,大機率也只是發展到一個極限之後,就開始進入一段時間的停滯期,然後逐步倒退、滅亡。

畢竟,就這幫女真建奴的體量,刨除族內的老人小孩,能打的也就那點人,還不可能做到當年成吉思汗和忽必烈那樣瘋狂擴土。

要知道。

當年就算是蒙古,入主中原之後,統治中原近百年,最後都還沒有搞懂怎麼治國,哪怕是到了元末,還是玩的那一套‘四等人制’,從國家層面將人給了層,這社會矛盾不堆砌爆發才怪。

而且。

遊牧部落的權力制度,一直都很混淆分散,不成體系方圓,充滿了野蠻和草率。

這也是為什麼,諸如也先活著時候的強大瓦剌,隨著也先死去,整個瓦剌都飛快衰弱的原因所在。

可是隨著皇太極的上位,將這種鬆散的權力制度給一掃到底,將所有的權力收歸君主手中,建立了統一的集權制度。

這標誌著一個鬆散的遊牧部落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個王朝的雛形,也就是有了後來的大清。

“剛才講的幾點,是對內。”

“接著,是對外。”

季伯鷹掃過這幫聽的眉頭越來越緊的天子儲君。

他並不是多麼推崇皇太極。

發自內心而言,作為一個漢族,對於任何一個金錢鼠尾辮,季伯鷹都生不出半分絲毫好感,如果可以的話,他甚至希望這些辮子都從地球上消失。

但是,事實就是事實。

歷史上,正是因為皇太極的出現和繼位,給了這幫女真建奴無限可能,不然就憑女真建奴的體量,大明耗也能建奴耗死。

“一,皇太極兵壓朝鮮,逼迫朝鮮臣服於大清。”

“二,統一漠南蒙古,恩威並施,接連娶了兩個蒙古妻子。”

“三,制定大一統戰略,第一步是統一遼東,第二步擴大到黃河以北,第三步才是入主中原。”

言語至此。

老朱這幫人的屁股,終於是在座位上有些坐不住了。

尤其是老朱、三個朱棣,以及武宗這幾個在大戰略上有高深造詣的,眼神中都是掠過幾分急色。

這三句話,看似平淡,但卻是直戳大明的命脈。

天啟大明的北境,蒙古、建奴、朝鮮,有這三個異族存在,在關寧錦防線構築之後,聯合漠南蒙古和朝鮮,可以對建奴形成極為有效的夾擊之勢。

建奴女真的金國,做不到自產自銷這樣的內迴圈,這幫建奴想要活下去,就必須從外面搞物資,而一旦形成徹底封鎖,餓都能把這幫辮子餓死。

長期對峙之下,耗個十年八年的,建奴必然陷入衰敗之中,屆時三面進攻,一舉剿滅。

可一旦朝鮮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