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南蒙古被建奴拿下,這情況可就變得完全不一樣。

從戰略上,大明將會變成徹底的被動。

朝鮮,是大明的東大門,原本大明可以從朝鮮出兵制約建奴,現在好了,反而成了建奴牽制大明兵力的口子。

漠南蒙古,則是可以為建奴提供繞過山海關,直擊大明京師的機會。

“我若是皇太極,一旦拿下了漠南蒙古,必定借道繞過山海關,給與順天致命一擊。”

“險中取勝。”

老朱棣深吸一口氣,凝聲說道。

朱老四聞言,亦是跟著點了點頭。

這活,他們兩熟。

當年靖難的時候,朱棣被盛庸堵死在了濟南城之外,最後只能咬牙一搏,直接帶兵繞過了濟南城,千里奔襲應天,不成功便成仁。

其實,對於剛剛繼位的皇太極而言,同樣如此。

皇太極的局面和壓力,絲毫不遜於當時被堵在濟南城下的朱棣。

一個正在高速擴張的集團,一旦前進的步伐停滯太久,必定會陷入崩潰,皇太極所接手的金國就是如此,在遼東被關寧錦防線堵死的境況下,建奴實力得不到進一步的擴張。

這種情況一旦持續下去,必定會對皇太極的統治產生致命性的打擊,所以皇太極一定會選擇一搏,取得戰果,哪怕其中風險很大。

季伯鷹看了眼老朱棣和朱老四,微微點頭。

“皇太極繼位之後,於次年進兵寧遠,再度受挫。”

“故而。”

“數年後選擇繞過關寧錦防線,率十萬大軍突襲明長城薊鎮防區的脆弱隘口龍井關和大安口,破牆入塞,進攻順天,兵臨京師之下,燒殺搶掠,社稷旦夕傾覆,大明各路勤王大軍火速回援。”

“這便是,明末己巳之變。”

季伯鷹話音落,目光掃過這幫天子儲君。

每一個人,都是聽的格外凝重,尤其是天啟帝,畢竟這對於天啟帝來說,也就這幾年的事了。

不論是對大明還是對皇太極,亦或是對很多很多人來說,這己巳之變都是一場命運轉折點。

己巳之變前,皇太極基本被壓的喘不過氣來,經濟、社會、軍事壓力都極大,而在己巳之變後,皇太極已經徹底完成了戰勢扭轉。

“關於這一場己巳之變,甚至是朝鮮和漠南蒙古的接連失去,包括建奴後方,皮島之上,以三萬悍兵牽制金軍的毛文龍之死。”

‘毛文龍死了?!’

天啟帝聽到這裡,不由眉頭猛的皺起,這可是扎入金軍的一枚強力釘,是個不折不扣的猛人,帶著兩百來人就敢突入金軍後方。

為了嘉獎毛文龍,讓毛文龍再接再厲,天啟帝直接給了毛文龍正一品的左都督軍銜。

‘怎麼死的?’

心中疑惑之際,天啟帝看向講臺上的仙師,因為仙師的話,還沒有說完。

“這一切,在一個人的身上,有著道不盡的謎團。”

“這人便是,彼時的大明薊遼督師,兼督登、萊、天津軍務。”

言語至此,季伯鷹折身,拿起這筆架上的鬥筆。

於這宣紙之上,寫下了一個名字:袁崇煥。

這個名字,除卻天啟帝之外,其他人都很陌生。

後世有詩云:五年平遼空談論,一已之私斬文龍;諂媚生祠魏公公,蓋世英雄袁督師。

圓嘟嘟這小子。

究竟是辮子在明史中大書特書,光芒萬丈,忠心耿耿的民族英雄。

亦或是,養寇自重玩脫了?

————————————

ps:天氣轉涼,兄弟們注意身體,我這種不注意的,直接就頭昏腦漲感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