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如果咱沒有理解錯的話。”

“方才兄長所言,皆是未來幾年要發生的事情,而實際上現在的天啟時空,努爾哈赤只是生死垂危,皇太極還沒有來得及繼位改革,整個建奴的體系還是處於過度之中。”

老朱眉頭皺起,凝聲說道。

“沒錯。”

季伯鷹看了眼老朱,點了點頭。

“建奴完成內政改革以及戰略轉變,真正崛起於崇禎年間。”

“這一點,毋庸置疑。”

“現如今天啟時空的建奴,雖然已經佔據了大片遼東之地,但得益於孫承宗對遼東的四年經營,遼東局勢並不比萬曆和泰昌時空要差到哪裡去。”

雖然兩個時空的對手都是皇太極。

但是天啟時空的皇太極與崇禎時空的皇太極,依舊是有著質的區別。

所謂一步之差,就是雲泥之別。

如果說,崇禎時空的皇太極是一個已經出滿了攻守兼備六神裝的滿級英雄。

那天啟時空的皇太極,頂多是繼承了努爾哈赤留下的‘打野刀’,以及加了攻速和跑路速度的‘急速戰靴’。

只是兩件神裝,還不至於屠了大明這條已經滿級了的大龍。

“我倒是覺得,相比之下,這天啟時空反而要更容易處理。”

老朱棣自信一笑,接著繼續說道。

“打仗最怕的是什麼。”

“兵備廢弛,糧草不濟。”

“只要這兩點齊備,天下何戰不可勝!”

天啟的遼東軍備,自天啟帝登基之後就開始改善了,在天啟帝師孫承宗的一手主導之下,可以說是舉國之力籌建,甚至就連魏老狗都不惜老本給遼東注資。

因為就連魏老狗都明白,遼東絕不可再有失。

當下天啟時空的遼東,堅固堡壘上百座,精兵十數萬,糧草囤積數百萬,絕對算得上是兵精糧足,讓皇太極看了都頭疼。

言語至此。

朱老四亦是點頭。

他當年若是起兵之初就有十萬精兵在手,靖難何至於陷入那般兇險被動的境地,直接出泉水就拉著人正面硬剛了。

小朱四嘿嘿一笑。

“老大說的有理。”

三個朱棣,老大老二小三,這是彼此之間的稱呼。

“有精兵十萬,區區建奴算個什麼玩意!”

武宗也是摻和了一句。

只可惜,他自己輩分咖位不夠,只能上課觀戰,無法參與實戰,不然高低得操刀上去砍兩個建奴的腦袋玩玩。

而在座位上的天啟帝,這個時候則是臉色微變。

他越聽,越是覺得不大對勁。

一邊說這是未來幾年發生的事,一邊又說什麼‘崇禎年’,可自己的年號明明是‘天啟’才對,崇禎是從哪個旮沓冒出來的?!

大明和大唐不同,除卻朱祁鎮復辟的這種之外,一般情況下,一個皇帝一生只會用一個年號。

“仙師。”

深吸一口氣,天啟帝站了起來,忍不住發出了內心的疑問。

“崇禎是誰?”

話音落。

座位上的一眾祖宗們,都是下意識的看向天啟帝這位後生,不由帶著幾分同情之色。

在場的這幫天子,皇帝在位時間短的,有。

比如朱常洛這種,在原有軌跡中只幹了不到一個月,在整個歷史中都能排的上號。

但死的早的,非天啟帝莫屬,二十三歲就駕鶴西去了,大明皇帝中唯一的一個三十歲以下就駕崩了的,妥妥的全班倒數第一。

其他登了基的大明天子中,就連倒數第二的明代宗朱祁鈺都還活到了三十歲。

“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