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給公募基金、避險基金、退休基金或保險公司,或者推銷給全球的商業銀行和其他投資者,這種債券產品被華爾街稱為“次級房貸債券”,人們也叫它“次級債”。

次貸危機爆發的原因

次級房貸危機爆發的偶然性中孕育著自身的必然性,原因有以下幾點。

(1) 貸款機構之間盲目降低貸款條件,惡性競爭,埋下了危機的種子。為了能在激烈的競爭中不斷擴大市場份額,許多放貸機構調低了針對所有借款人的信用門檻。不少放貸機構開始向一些信用等級較低的借貸人推出次級抵押貸款。一些次級貸款公司受利益驅使,開始了更加激進的信貸擴張,甚至推出“零首付”、“零檔案”等貸款方式,不查收入、不查資產,貸款人可以在沒有資金的情況下購房,僅需宣告其收入情況,而無須提供任何有關償還能力的證明。一些放貸公司甚至編造虛假資訊使不合格借貸人的借貸申請獲得透過。在這種情況下,本來不可能借到錢或者借不到那麼多錢的“邊緣貸款者”,也被蠱惑進來。

(2) 房地產市場膨脹過後持續降溫,購房者難以將房屋出售或者透過抵押獲得新的融資。自2000年美國經濟不景氣時起,布什政府用低利率再配合減稅措施,鼓勵大家購房,從而逐步帶動了一波以房價為主的持續上漲的資產市場。2000~2006年,全美房價上漲了80%,漲幅為歷史之最。但從2006年開始,美國房地產市場逐步出現降溫跡象,房屋價格開始持續走低。在房地產價格不斷攀升的時候,放貸機構和借款人以為,如果出現還貸困難,借款人只需出售房屋或進行抵押再融資就可以了。但事實上,一旦整個住房市場存在降價預期,借款人很難再將自己的房屋賣出去,房屋價值也可能下跌到不足以償還剩餘貸款的地步。而逾期還款和喪失抵押品贖回權的情況一旦大幅增加,次級抵押貸款市場就可能發生嚴重震盪,並波及整個房貸市場。

(3) 持續不斷的加息,加重了購房者的還貸負擔。在美國經濟出現衰退以後,美聯儲的降息力度很大,從而刺激了消費者的借錢慾望。但從2004年6月到2006年6月間美聯儲連續17次調高利率水平,基準利率從1%調到,導致以浮動利率為主的次級抵押貸款利率不斷提高,借款人的還款負擔逐漸加重,還款壓力迅速增大。在不堪重負的情形下,違約現象大量出現。很多貸款者,成為名副其實的“房奴”,特別是那些“次級信用”的人,如打零工、新移民和年輕的單身母親等,如今面臨著無法支付利息的窘境,更別說償還本金了,於是抵押貸款市場違約率不斷上升。

(4) 高風險房貸產品創新對房貸市場泡沫形成推波助瀾。美國次級房貸在2003年推出時,曾被認為是一項了不起的金融創新,因為它圓了沒有充分財力置業且信用欠佳人的購房夢想。在眾多次級市場貸款公司“創新精神”的推動下,各種新的房貸產品大量湧現。這些貸款的共同特點是,降低貸款初期的貸款利率,一般在還款的開頭幾年,每月按揭支付很低且固定,等到一定時間後,還款壓力陡增。很多炒房地產短線的“信用優質”人士認定房價短期內只會上升,自己完全來得及出手套現,還有眾多“信用一般”的人,用這類貸款去負擔遠超過自己實際支付能力的房產。但當房價持平或下跌時,這些貸款就可能變成高危品種,就會出現資金缺口而形成壞賬。

(5) 次級抵押貸款二級市場轉讓過程中風險並未完全轉移,利益相關者一損俱損,一榮俱榮。抵押貸款二級市場成就了新世紀金融公司等次級抵押貸款公司的規模擴張,但證券化過程中的風險殘留最終導致了這些公司的破產命運,對其而言,不徹底的證券化可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這是因為在抵押貸款證券化後,各行業的聯絡更加千絲萬縷。抵押貸款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