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又出佳作(第3/3頁)
章節報錯
人的成名之作。
眾人見此情形,紛紛起了心思,想要讓張好古再次展現他的作詩才華。然而,張好古卻面露難色,連連擺手,表示自己實在不願意再作詩了。
見到張好古如此堅決地拒絕,眾人可不幹了!他們開始起鬨,七嘴八舌地嚷嚷起來:“哎呀呀,莫不是瞧不起我們這一群人啊?”“就是就是,這麼不給面子可不行喲!”一時間,喧鬧聲此起彼伏,整個場面變得熱鬧非凡。
張好古被眾人逼得沒有辦法,無奈之下,只得勉強點頭答應下來。只見他眉頭微皺,眼睛微閉,似乎正在腦海裡快速搜尋著合適的詩句。
不一會兒,他突然睜開雙眼,眼中閃過一絲靈光,顯然已經想到了一首絕妙的詩作。原來,他心裡琢磨著,在座的諸位與自己大都是初次相識,彼此之間還不太熟悉,此時若要吟詩,當以表達友情和初見之緣為宜。想來想去,他覺得納蘭性德的《木蘭花·擬古決絕詞柬友》最為貼切不過。
主意已定,張好古緩緩站起身來,清了清嗓子,然後壓低聲音,輕聲吟誦起來: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霖鈴終不怨。何如薄倖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
眾人聽完之後,整個場面瞬間變得鴉雀無聲,所有人都陷入了沉思之中,彷彿時間在此刻靜止了一般。他們開始仔細地回味著張好古所作的這首詩,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都像是一杯陳年佳釀,越品越是滋味無窮。
起初,人們只覺得這是一首深情款款的情詩,那優美動人的詞句如同一股清泉流淌心間,讓人不禁陶醉其中。然而,當他們再次深入品味時,卻發現這首詩遠不止表面那麼簡單。它就像一座隱藏著無數秘密的寶庫,需要有心人去慢慢挖掘和探索。
漸漸地,一些人開始領悟到其中更深層次的含義。原來,張好古竟是借古人之口抒發對當今在坐的感慨,又以男女之情隱喻朋友之間的情誼。這種巧妙的構思實在是精妙絕倫,與當下眾人所處的情境竟然如此契合!大家心中不由得暗暗讚歎起來。
此時此刻,所有人的目光不約而同地聚焦在了張好古身上。這些目光中有讚賞、有欽佩,但更多的還是疑惑和期待。被這麼多雙眼睛盯著,張好古一下子有些不知所措,他心裡暗自嘀咕:“難道他們對我這首詩不滿意?莫不是還想要我再來一首不成?”想到這裡,張好古的額頭不禁冒出了一層細汗。
“德也狂生耳!偶然間、淄塵京國,烏衣門第。有酒惟澆趙州土,誰會成生此意?不通道、遂成知己。青眼高歌俱未老,向尊前、拭盡英雄淚。君不見,月如水。共君此夜須沉醉。且由他、娥眉謠諑,古今同忌。身世悠悠何足問,冷笑置之而已!尋思起、從頭翻悔。一日心期千劫在,後身緣恐結他生裡。然諾重,君須記!”
此詩詞一出,宛如平地一聲驚雷,瞬間震撼全場。就連聞訊匆匆趕來的另屋女士,此刻正靜靜地佇立在門外,瞠目結舌,竟是連一絲聲音都發不出來。
而一旁的張好古更是被嚇得不輕,他瞪大了眼睛,滿臉驚愕地看著四周。心中暗自思忖道:“怎會這般安靜?為何大家都沉默不語?”滿心疑惑的他開始左顧右盼起來,一會兒瞅瞅這邊,一會兒又瞧瞧那邊。
:()學名張好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