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這裡,宋應星不由得熱血沸騰,回答道:“我願意,為了黎民百姓,為了天下蒼生 ,我願意付出我的一切,以後唯致遠馬首是瞻。”

“宋兄言重,我們的路很有很長,但總要一步一步去走,我們要團結志同道合的同行者,雖然大明現在多難,所以我們要努力,要讓大明走向新的時代。”

“下一階段,車床做好了,暫時使用畜力或者人力,我們要提高動力,比如藉助水的力量,不僅僅指水的落差應用,還要藉助開水的力量,利用蒸汽,咱們的齒輪已經實際應用了,雖然簡陋,但是隨著時間,會越來越成熟 ,應用會越來越廣泛,咱們現在的車床用人力或者畜力,那麼一口大鍋,一個鍋蓋,鍋蓋用連桿推動齒輪,宋兄說,只要有水,是不是不會停下,是不是比畜力的力量要大,不光是車床用,用蒸汽帶動大錘,打鐵會不會比人力要快,將來還要用在船上去,推著船走,那樣就不用人來搖獎,也用不著風帆,如果更成熟的話,用在車上,不用馬拉了。”

“致遠,很好的想法,這些你都怎麼想出來的?不錯,蒸汽鍋可以用,我見過用蒸汽帶動風箱鼓風,有的鍊鐵爐就是那麼用的。”

啊!大明已經把蒸汽機用在實處了,看來自己還是孤陋寡聞啊!小看了這個時代人們。

“對了致遠,咱們有了車床了,加工蒸汽鍋,精度提高了,密封性更好了 ,那麼同樣大小的鍋 會比以前的力量更大。”宋應星接著說道。

張好古不禁歪了歪頭看向宋應星,牛人就是牛啊!聯想的是真快,而且方向完全正確,理解的透徹。

立刻回道:“不錯,宋兄說的極為正確,機械一是要精確,二是要耐用 三是要提高效率。你能從車床聯絡到蒸汽鍋 ,車床讓蒸汽鍋的效率更高,反過來,蒸汽鍋使車床動力更高,相輔相成,讓我們的思路開啟,敢想敢幹。”

“下一步,宋兄,對於刀具的研究,蒸汽鍋也跟上,費用,材料,人,你提出方案來,我回頭和上司溝通。”張好古繼續說道。

宋應星說:“好,回去今晚我就做方案。今晚一席話,我找到了方向,共勉,致遠。”

說完宋應星就回了自己屋裡,張好古搖了搖頭,笑了笑,也回了自己屋裡睡覺去了。

第二天上衙時,張好古和郎中李逢春把這事說了,李逢春說:“這事好事啊!要是成了,咱虞衡司又立大功了,託致遠的福啊!哈哈”兩人又商量了會,便去見了尚書張鳳翔大人,倆人把這事一說,尚書大人聽了,立馬錶示這事可行,具體操作就有李逢春和張好古操作。於是兩人就回了虞衡司衙署,把這事吩咐了下去,由專人去辦。這時有人來報,請兩位大人移步前去火器廠 ,說是車床裝配結束了,準備實驗。

倆人又騎上馬,去了火藥廠,來到火藥廠大門,下了馬,把馬交給門衛,就去了實驗現場。

:()學名張好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