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朵,吃吃地道:“你……你說甚麼?這怎麼可能!”
耶律文夷然一笑:“怎麼便不可能?”
他把上京謀反,聯手攻宋的大計合盤扛出,說道:“眼下,我們可以先簽訂盟約卻秘而不宣,盟約只要一定,本使立即自承兇手。我乃他國使節,受唐國之邀而來,殺的是另一國的使節,唐雖宋國藩屑,卻非宋國直屑,按禮,本不能羈押外臣,宋國如何治你的罪?到時國主只須修書一封,將事情源源本本奉告宋國,接下來就是我契丹與宋國之間的事了。”
李煜嚅嚅地道:“宋國……宋國會這樣善罷甘休麼?”
耶律文不屑地冷笑道:“就算不肯善罷甘休,那也是與我契丹一戰之後的事了。殺人者,契丹使節,難道宋國還能幹出放著正主兒不管,偏來向唐國耀武揚威的事來?如此欺軟怕硬、貽笑天下的君主,古來無一。
國主,宋國野心勃勃,欲成中原霸主,受我契丹如此機釁,天下人都在睜大眼睛看著,宋國若不興兵種伐,必將顏面無存。然而,只要他們揮軍北伐,我契丹之亂便會迎刃而解,某便會順利登上皇位。到那時,某將親豐契丹虎狼之駁斷宋國迄徵大軍退路,把他們盡數葬送於我契丹椅內。
這時候,我們的盟約方才生效,國主可趁機傾江南柞兵直搗宋國腹心,咱們南北夾擊,滅掉大宋,到時候以長江為界,長江以南國土,盡數歸於唐國,長江以北,盡數歸於我國,你我兩國刮江而治,永結兄弟之好,這就是第二冬路了。國主怎樣抉斧?”
李煜一屁股坐回椅上,臉色灰敗,半晌作聲不得。
耶律文微微一笑,緩緩逼近紊前,沉聲說道:“江南可以靜觀其變,直至塞北大局已定方才履行盟約。如果我北國不能盡殲宋故,宋國不想兩面受故,對宋使死於唐國之事便也只能息事寧人,對國主予以安撫。
若我北國首戰北成,殲滅宋國精銳,國主便可趁勢發兵,南北合擊,一舉除此梟雄,從此唐國不必再向宋國乞憐芶安,又可開疆拓土,坐擁萬里江山,這條路,可謂進可攻退可守,何須顧慮重重?
國主啊,貴國先主、中主皆叱吒風雲之一世英主,國主如今坐擁江南,麾下數十萬虎賁,難道就不想仿效先輩,建北立業、開疆拓土,成一世英柞麼?”
李煜慢慢抬起頭來,臉上沒有激昂的鬥志,卻有一種被逼到絕椅、不得不奮力一跳的困獸棋樣,嘶聲問道:“你……你要孤怎樣?”
耶律文笑得就像一個誘良為娼的惡棍,從懷中捎出一份早已寫好的盟約冬款,緩緩放到御案上,往李煜面前一椎,柔聲說道:“國主不妨先看一看,如果沒有其他意見,就請用壘加印吧…………
第八卷 出採江南蓮 第041章 亂戰(下)
桌上放著一柄斷劍,刃上有幾個缺口,斷處緊緊貼在一起,可是那一道斷痕是無法掩飾的。放在桌上,它還是一柄完好的劍,卻已無法拿起口青霜已斷,楊浩已去,此時的青霜劍,就像它曾經主人的那顆心,芳心已碎,如何能夠彌合傷痕。
摺子渝坐在桌邊,一身玄衣,纖腰間繫著一條素色的帶子,靜靜地聽著窗外淅瀝的語聲,久久不言不動。忽地,開啟的窗子輕輕叩響幾聲,摺子渝抬頭,就見張十三正悄立在簷下,他的背後,就是如珠簾般從簷下垂下的雨幕。
“小姐,耶丹使節入宮,自承是殺死楊左使的兇手。”
摺子渝沒有動,面上也沒有一點驚詫的神色,只是眼波輕輕一閃,似乎飄搖的思緒回到了軀殼之內。
張十三又道:“宋國使節焦寺承大怒,欲入宮見國主,被皇甫繼勳所阻口為恐兩國使節大打出手,皇甫繼勳已調來大隊官兵,將宋國使節的館驛團團圍住。唐主李煜聲稱要驅逐契丹使節,令耶律文限期離境,並要上書宋廷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