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蓮天資聰穎,悟性極高,從上學第一天,到初二都成績優異,成績滑坡就發生在表哥從相親到結婚那半年裡。她把自己放在一種傷感的情緒裡,同時要承受父母與老師不明就裡不斷督促的壓力,他(她)們面對她一次不如一次的小考成績,一次又一次找她談話,可小少女覺得無人能夠理解她內心的傷感,而這心底的秘密又萬萬不能與人說。

沒有人給她指引正確的路,那個時代的人更不懂心理疏導,一切只能靠她自己。

在一個大雪紛飛的天氣裡,她走在放學回家的路上,想:“我為什麼會使父母傷心?為什麼老師會說我沒有希望了?可我不想母親傷心,我也不認同老師對我的定義,我更不要被同學笑話我不如以前。那我哪科成績不好呢?

第一是英語。

為什麼不好?

單詞和基礎知識點記得不紮實。

那我就去背。

第二是數學。

題型太多。

但沒有別的辦法,只能靠多做題。

語文很好。

那繼續保持。”

當天晚上,她就將一張a4紙大小的紙裁成細細的長條,打小抄一樣把英語單詞和知識點密密麻麻地抄上去,再捲成一個小卷,剛好夠握在手心裡。第二天一早開始,她去上學的路上,當時靠步行走路,路程大約40分鐘,她就一邊走路一邊背,忘了就看一眼,忘了再看一眼……

上學的路上背,放學路上也不和同學一起走了,一個人繼續背。僅僅一個月,英語成績就突飛猛進。

至於數學,三九嚴寒的天氣裡,父母的呼嚕聲在耳中此起彼伏,她一邊扛著瞌睡,一邊跺著腳,一邊做題,遇到實在不會的,就暫放一放,第二天看要還是沒思路,就求助於數學好的同學,或求助於高中畢業學歷的父親。

初三中考,她拿了鄉級第二名的好成績,進入了縣城第二好的高中。沒去第一好是穩妥起見,當時的政策是如果你報了第一好的,沒考進去的話,第二好的也不要你,只能進普通高中。

她進入了第二好的高中的尖子班,多好的事啊!十里八村的鄉里鄉親見到父親母親總要稱讚一聲,你家女兒太爭氣了,前途不可限量。

少年時期的雪蓮含苞待放,也很享受自己的勞動成果,後來她回憶起來,始終覺得這一階段是她人生旅途中的一次高光時刻。

然,月滿則虧 水滿則溢。

進入重點班後僅半年時間,少女就發現要想成績優異不是光靠勤奮就可以的,初中階段的基礎知識可以靠反覆訓練來記憶,而高中的高階知識要靠天賦和及正確的思路及方法的,但是那一個時期,她找不到正確的路,她就像迷途的羔羊,在夜以繼日的書山卷海里起早貪黑,頭昏腦脹,越想找到突破口越找不到,她焦慮,著急,因此疲憊不堪,身心狀態都進入了一個越來越差的怪圈兒,一次次事實證明給她看,她越是努力就離岸越遠……

她引以為傲的語文學科,主講老師是最包容的,對她說不要急,慢慢來。

她還老師以微笑,心裡卻一點都笑不出來,怎麼語文也能倒退呢?

英語也來不及背了,因為要學的科目太多,要刷的卷子太多,多次考試的失利讓她認定自己是一個無能的人。英語老師上課點名讓她背誦,她背不出,老師就讓她下課後到辦公室去一趟。她的自尊心受不了了,畢竟她曾經是優等生,何時被點名叫去老師辦公室受罰過?她因此記恨起英語老師,從此再不碰英語,結果就是可想而知。

沒有人真正來告訴她她該怎麼做?父母能看到的只有她一週回一次鄉下老家,帶回來的成績單。母親說:“你曾經那麼優秀,現在這樣,以後考不上好的大學,我和你爸臉往哪擱?最主要的是你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