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頁(第1/2頁)
章節報錯
由於忽必烈的這些政策,元朝的土地有了很大程度的增加,做到了&ldo;田野闢&rdo;的目標。正如範文瀾先生所說:元朝透過開墾荒地、開發邊疆和興修水利,使農田面積逐漸有所增加。
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元朝出現了三本有名的農書,即《農桑輯要》、《農書》和《農桑衣食撮要》。《農桑輯要》是由元朝司農司組織農業專家集體編寫的,它是繼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之後,又一部比較全面地介紹我國北方農業生產技術的專書。其中有二十多種作物是《齊民要術》沒有記載的,尤其是關於棉花的種植和加工技術,記載得十分具體。它在我國農業發展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由封建政府出面組織編寫農書,這在我國歷史上還是很少見的。
由於貫徹實施了重視農桑的政策,各地的農業生產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恢復和發展。農業發展的表現,首先是水利灌溉業的發達。元初,內設都水監,外設各處河渠司,以興舉水利,修理河堤。宋、金時的水利工程,在元朝都逐步得到了恢復。王禎《農書》中介紹用於灌溉的水車就有七種,其中高轉筒車可引水到二百餘尺的高地。
其次,糧食產量也有了較大的提高。元世祖時期,陝西關中地區的小麥&ldo;盛於天下&rdo;,關、隴、陝、洛出現了&ldo;年穀豐衍,民庶康樂&rdo;的景象。長江以南地區產量更高,僅江浙一省的歲糧總數就佔了全國歲糧總數的三分之一強。少數民族地區農業生產也有很大的發展,當時北至怯綠連河(克魯倫河)、乞裡吉思、謙謙州(均在今葉尼塞河上游一帶),南至羅羅斯(四川南部)、烏蒙(雲南昭通),均有屯田。
農業發展的成果還表現在:元代我國南方各地棉花種植逐漸推廣。由於南方農業的發展,南道棉的產區擴大得較快。與此同時,棉花在北方陝甘一帶也普遍種植。當時大半個中國,已遍植棉花。
為保證北京的糧食供應,忽必烈還下令修復和開通了大運河,使大米經運河從中國中部運往都城。元朝政府從1281年起,開始分段開鑿新的南北大運河。其中鎮江至杭州的江南運河,淮安經揚州至長江的揚州運河,大抵為隋代舊道;徐州至淮安段系借用黃河下游;自山東東平境內的汶水南下與黃河相連線的濟州河,至元十八年(1281)開鑿;自山東臨清經東昌(今山東聊城)到東平路須城縣西南安山的會通河,二十年開鑿;通州至臨清段為御河(今衛河),大都至通州為通惠河,二十八年由郭守敬主持開鑿。
為了備荒,忽必烈恢復了國家控糧的政策,在豐年,國家收購餘糧,貯藏於國倉。當荒年穀價上漲時,開倉免費分發穀物。
除此之外,忽必烈還組織了公眾救濟。1260年法令要求地方長官對老學者、孤兒、病弱者提供救濟。對此,馬可&iddot;波羅曾感嘆說,忽必烈本人每天就要接濟三萬窮人。1271年的又一道法令號召建醫院。透過這些政策的實施,社會日趨穩定,國家獲得了很大程度的發展。
馬背上的乾坤
範文瀾先生曾言:元朝的軍事制度,在元世祖忽必烈統治時期,已經基本上建立起來。
其實,元代在漠北草原的蒙古人,仍過著兵民合一的遊牧生活,戰時出軍,平時便屯聚牧養。在漢地和江南,元朝軍士的來源採取從固定的軍戶中簽發的辦法。蒙哥初年,軍戶制度已基本確立。憲宗二年(公元1252年)登記戶口時,已明確區分民戶和軍戶。探馬赤軍、漢軍、新附軍以及進入內地的大多數蒙古人戶,皆登記為軍戶,以後又陸續有一些漢族和其他各民族人戶被簽入軍戶。簽發漢軍時,一般取中戶。凡戶出一人者,稱為獨軍戶;合二、三戶出一人,則出丁男戶為正軍戶,餘為貼軍戶,共同資助出軍者所需鞍馬、器杖等物。至元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