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古道駝鈴&rdo;與&ldo;海上絲綢之路&rdo;

如果說蒙古帝國只在軍事上是世界第一,而元朝則不僅軍事世界第一,而且經濟、文化,都是世界第一。曾經有人這樣說過,元朝北京,是從朝鮮半島到多瑙河的世界的首都。

&ldo;元以功利誘天下&rdo;(方孝孺《贈盧通道序》),元朝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真正重商的朝代。宋朝的商業非常繁榮,宋朝對外貿易主要是蒲壽庚完成的,蒲壽庚是阿拉伯裔。宋朝的外貿官員蒲壽庚投降元朝,使宋的對外貿易被元朝很好地承接,並且被很好地發展。宋朝賦稅重,而元朝賦稅輕,這一切都大大促進了貿易的發展。

元史專家威澤弗德認為,如果沒有全球性的商業擴張恐怕也就沒有今天的世界體系,而在促進全球商業方面沒有哪個民族能與蒙古人相比。近代的世界體系是在資本主義的衝擊之下形成的,而在13世紀已經出現過由蒙元帝國維持了一個世紀之久的&ldo;世界體系&rdo;,13世紀之初是軍事征服,到了後期,尋找新商品成為蒙古擴張的動力之一。在歐洲,自蒙古人入侵50年以來,眾多被孤立分隔在各自的小圈子裡的文明融為了一體,有了統一的洲際交通、商業、技術和政治體系;在亞洲,中國傳統的抑商政策被蒙古人徹底打破,中國的工場不僅要為世界市場生產傳統的中國瓷器、絲織品,還要為專門市場增加全新的品種,出口歐洲。

元代的疆域&ldo;北逾陰山,西極流沙,東盡遼左,南越海表&rdo;,中國同歐洲、中亞、東南亞的交通極其便利,中外交往非常活躍。而遍佈全國的驛站,東南沿海航道的開闢,都促進了地區之間物資與文化的交流。著名的黃道婆把海南的植棉和棉紡技術引進松江,即與便利的海道有關。

元代對外貿易有了很大的發展,透過海、陸與亞、非、歐洲和阿拉伯各國進行國際貿易往來。當時與中國有海外貿易關係的地區和國家很多,海道貿易方面,據元末汪大淵《島夷志略》的記載,僅菲律賓以南、以西各沿海國家和地區即達97個之多,比南宋趙汝適《諸蕃志》所載多了38個。當時元朝的貨幣還流出到中非和中歐的一些國家。元朝憲宗年間,曾派親王旭烈兀帶兵到達敘利亞、埃及等地,後來元世祖忽必烈又派大臣到達馬達加斯加、層搖羅國(坦尚尼亞桑給巴爾),中國的財物、錢幣,從此流入非洲。

海上貿易的發展,使中國沿海的碼頭迅速發展起來。崑山的劉家港有&ldo;萬國碼頭&rdo;之稱,&ldo;玉峰山前滄海濱,南風海舶來如雲。大艘龍驤駕萬斛,小船星列羅秋汶。舵樓撾鼓近沙浦,黃帽歌歌鳴健櫓。海口人家把酒迎,爭接前年富商賈。&rdo;馬玉麟這首《海舶行送趙克和任市舶提舉》一詩極其生動地描繪了&ldo;蕃人泊舟&rdo;時碼頭上歡樂和繁忙的情景。

東南沿海的上海、澉浦、慶元、溫州、福州、泉州、廣州等都是對外貿易的通商口岸。

為了管理繁榮的國內商業和開展與印度、東南亞的貿易,在中國中部港口形成了強大的商會。這些商會可以與佛蘭德爾的行會和佛羅倫斯的技術協會相比,甚至還超過它們。杭州或泉州的商店內,貴重貨物琳琅滿目。中國的商船隊載著大捆的生絲、彩色絲織品、緞子、薄絹和金絲錦緞定期在加韋裡伯德訥姆、卡亞爾、奎隆和錫蘭停泊;返回中國時,運載著印度的胡椒、生薑、肉桂、豆蔻、平紋細布和棉布,以及印度洋的珍珠和德干高原的鑽石。於是,杭州城內住著大批阿拉伯移民,以及波斯和基督教的商人們。元朝時,泉州是最大的外貿港口,泉州自唐代開埠,即為中國南方四大對外通商口岸之一。元朝時期,泉州港躍居四大港之首,以&ldo;刺桐港&rdo;之名馳譽世界,成為與埃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