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帶著一絲審視,緊緊盯著那位彈劾的老臣,彷彿要將他看穿。

那老臣深吸一口氣,他的胸膛明顯地起伏著,好似漲滿風的帆,似乎在醞釀著更猛烈的攻擊。

在吸氣的同時,他的眼神中閃過一絲決然,看了一眼身後那些附和的大臣後,說道:“義士軍來歷不明,且行事乖張,他們私設營地,擾亂地方治安,且常有欺壓百姓之舉,如此軍隊,如何能讓朝廷信服?又如何能讓百姓安居樂業?臣請陛下嚴懲義士軍,還朝廷一個清明,還百姓一個安寧!”

“附議!”

“臣等附議!”

老臣的話音剛落,朝堂上立刻響起了一片附和之聲,如潮水般洶湧澎湃,氣勢洶洶,這聲音如同洶湧的海浪,一波一波地衝擊著人們的耳膜,彷彿是一群咆哮著的野獸在怒吼。

那些附和的大臣們,有的伸長了脖子,如同待宰的鵝,有的揮舞著手臂,像是在向皇帝展示他們的決心,好似一群搖旗吶喊計程車兵。

他們在附和時,眼睛不時地看向那位彈劾的老臣,似乎在等待著進一步的指示。

李啟面無表情地看著這一幕,他能感覺到這股洶湧的反對聲中,似乎夾雜著某些其他的意味。

他心裡想著,這些人如此急切地彈劾義士軍,難道真的只是為了所謂的朝廷清明和百姓安寧嗎?

還是背後有著不可告人的目的?

就像在迷霧中探尋真相,卻只看到重重幻影。

他的眼神在群臣中穿梭,試圖從他們的表情和眼神中找到答案。

“荒謬!”李啟猛地一拍龍椅,發出一聲巨響,震得整個大殿都為之一顫,這震動從腳底傳上來,連龍椅的扶手都在微微顫抖,群臣中膽小者被嚇得渾身一抖,如同受驚的兔子。

他站起身來,雙腿用力站直,如同扎入大地的樁子,眼神銳利如刀,那目光似要穿透群臣的靈魂,宛如熾熱的火焰要將一切虛偽焚燒殆盡。

他的目光首先掃過那些附和彈劾的大臣,眼神中帶著憤怒和不屑,“朕看諸位是老眼昏花了,義士軍保家衛國,驅逐賊寇,功勳卓著,你們竟視而不見?他們私設營地,是為了更好地守護邊境安危,欺壓百姓?是真是假,你們又何曾親自去查證?就憑几句道聽途說,便要給他們定罪?”他的聲音在大殿中迴盪,震得一些心虛的大臣耳朵嗡嗡作響,那聲音彷彿要衝破他們的腦袋,好似一陣狂風要捲走他們僅存的理智。

他在心中暗暗惱怒,這群臣平日裡口口聲聲為國為民,如今卻為了不知何事,便要對有功的義士軍下手,若不是他平日裡對朝堂局勢有所把控,今日恐怕義士軍就要蒙冤。

他深知朝堂勢力錯綜複雜,這背後必然有著更深的陰謀,他必須要保護義士軍,不僅僅是為了公正,更是為了大齊的安穩,猶如一位舵手必須保護船隻免受暗礁的威脅。

他環視四周,目光從每一個大臣的臉上掃過,看到那些心虛躲閃的眼神,他的失望更甚,那失望就像冰冷的雨水澆滅心中的熱火。

在環視的過程中,他與幾位忠誠的大臣有短暫的眼神交流,那眼神中傳遞著信任與欣慰。

語氣中帶著一絲失望:“朕以為,諸位皆是飽讀詩書,明辨是非之人,沒想到,竟是如此鼠目寸光,人云亦云!若朝廷皆是這等庸碌之輩,大齊的未來,又將如何?”

群臣被李啟的話語震懾得說不出話來,他們面面相覷,額頭滲出了細密的汗珠,汗珠順著臉頰滑落,癢癢的卻不敢伸手去擦,就像被施了定身咒的木偶。

整個朝堂鴉雀無聲,只能聽到微弱的呼吸聲,這呼吸聲像是風箱在輕輕拉動,又似遙遠的風聲在耳邊輕輕嗚咽。

此時,場景彷彿從激烈的朝堂紛爭轉換到了一種無聲的僵持之中,就像從洶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