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張旗鼓的收人了。高考的名額就那麼些個,一個人考上了,就得有十個人考不上,誰能保證考上大學。楊銳如今不在了,銳學組也是徒有虛名。”
李鐵強嘴上說著“虛名”,心裡也不禁有些懊惱。和大學名額比起來,一個月十幾個塊的印刷收入,實在不值一提。
第382章 委託開發
在西堡中學,楊銳做了一個簡單的講話,就將時間留給了其他人。
王國華等人倒是頗為振奮,一個個說的唾沫橫飛,很有些指點江山的味道。
在去年,他們還是高考大軍中的普通一員,但是今年,這二十好幾人卻是脫穎而出,有了截然不同的人生,甚至可以給曾經的同學演講。
面對仍然停滯不前的同齡人,這種衣錦還鄉的快感,根本不是年輕人所能抵受的。
這大概是80年代的中國青少年最為青春飛揚,最為快樂和享受的一刻了。
王國華用回憶的語調,複述了自己過去一年多的生活,李學工也用少見的振奮描述了大學裡的課程。
聽眾們悠然神往,彷彿再用一年時間,自己就可以過上這樣的生活,結束焦慮和迷茫的中學時代。
幾位老師也站在臺上,換著法兒鼓勵學生和家長們。倒是趙丹年沒有出面,僅僅作為校長,坐鎮於後。
他做了這麼多年的校長,經歷過五六十年代又紅又專的高考,也經歷了恢復高考以來的唯分數制的高考,深知透過高考的難度。
不管是鴻睿班也好,銳學組也罷,都不可能保送這些孩子讀大學。
總歸是有人考上,有人考不上的。
其實,在場的學生和學生家長也知道此點,只是巨大的誘惑,讓人不得不投入期間。
所謂天子門生,是對這些年誕生的兩三百萬名大學生的最好詮釋。
中國有30多個省,300多個地級市,1000多個縣,僅就官位來說,全國就有超過50萬個處級崗位,超過500萬個科級崗位,比這些學生的總人數還要多。
至於宛若囊中之物的技術性崗位,中國需要的就多了。用不了20年,中國就會有2000多所高等學校,也就意味著至少有20萬的教授職位,100萬的富教授職位。同為正高階職稱的研究員與副研究員數量也少不到哪裡去。
而作為醫院的最高階,未來中國會有15萬名以上的主任醫師,近百萬的副主任醫師。類似的還有高階工程師,高階記者,一級律師……
到90年代中期以後,隨著老一代的大學生退出歷史舞臺,能夠勝任這些崗位的人不是太多,而是太少。
這與30年後的局面截然相反。
對於透過了高考的大學生們來說,這是一個美好的時代,海闊任魚遊,天高任鳥飛,無論到哪裡,從事什麼職業,只要拿出大學文憑來,就可以得到同事和領導的重視,只要有了成績,上升之途暢通無阻。有時候,即使沒有成績,只要動用一點點情商,一樣不會吃虧。
然而,這些美好和方便,是在殘酷的篩選之後才有的。
透過了篩選的楊銳、王國華、劉珊等人,可以傲視群雄,暢想著如何一展抱負,成就事業。
沒有透過篩選的李鐵強、王萬斌等人,要麼繼續復讀,要麼就只能在滾滾紅塵中打轉,期望著有一天能做到僱傭大學生給自己打工的程度,但也就僅此而已了。
在熟悉了流程的王國華等人有意無意的引導下,現場的熱度迅速的炒熱了起來。
這是他們在過去幾天的報告會上學到的技巧。
現在人的社交活動很有限,尤其是大規模的集體活動,往往缺乏必須的條件,不過,一旦舉行起來,往往也能吸引很多人。
氣氛的最高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