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
侯龍濤想了想,問“具體怎麼說呢?”
“現在的所謂商業標準,無非就是幾條:是不是有大投資,大場面,比如封神傳奇;是不是有大導演,比如國內的那幾位靠著一兩部片子的輝煌然後一值拍爛片的;是不是有當紅明星加盟,或者有一定的粉絲群體,比如某檔節目的大電影。
投資、導演、粉絲,三大要素,外加宣傳,這就是目前的商業標準。
但是實際上,這幾項並不能決定一部電影的優劣與否,有時候反而會誤導觀眾,製作方把心思和錢花在這幾項不直接決定電影本身的因素上,往往會忽略了電影的內容。我的意思是,拋開所有外在因素的干擾,甚至不去考慮經濟問題,直接從電影本身出發,選擇真正‘講好故事’的電影來放。
關鍵是兩個字:好看。
至於到底是所謂的文藝片,還是商業片,同樣不在考慮範圍內。只要好看,哪怕套路最惡俗的商業片也可以放,不好看,再大牌的再有情懷的文藝片也不放映。”
院線影院購買片源上映之前,發行商都會邀請進行內部觀影,提前讓院線方面對電影進行考察,蘇銘要侯龍濤做的,就是這方面的工作,以他的感覺,選擇‘好看’的電影。
當然,這只是侯龍濤的工作之一,侯龍濤負責,影視公司的忻林麗大概也要參與其中。
“甚至……”蘇銘頓了頓,說:“甚至可以放一些口碑不錯的老片子,這種片子已經證明能被觀眾所接受,同時由於時間關係,版權很便宜,花不了多少錢就能買來放映。”
“這倒是個不錯的主意,以前來我私人影院看電影的,大多都會選擇經典老片來看,一種懷舊情懷。價格上,比去電影院看還貴一些,可是絕大多數影院都不可能放映老片。”
侯龍濤點點頭,猶豫了片刻,道:“老蘇,我還有個不太理解的地方。”
“嗯,你說。”蘇銘道。
侯龍濤整理下了措辭,緩緩說:“即然是做影院,我要是沒猜錯的話,你的目的,還是為了經濟效益服務,是不是?”
“不完全是經濟效益,還有一些其他方面考慮,但是你說的不算錯,影院的錢絕不是白花的,猴子我肯定地告訴你,我不是花錢去買情懷。”蘇銘笑笑:“如果是因為我自己喜歡看好電影看老片,我乾脆買一套最豪華的家庭影院裝置,一個人在家看就是了,何必買個電影院?”
“嗯,即然這樣的話,為什麼要繞這麼大一個圈子,標新立異呢?”侯龍濤說:“我承認現在市場上以爛片居多,而且是越來越多,越來越爛,可這幾年國內的總共票房卻節節攀升,這就說明即便是爛片,也是很賺錢的,只要跟風放映,影院經濟上就有保障。現在你的想法,好是好,會不會太冒險了?即然是為了經濟利益,如果不跟風,怎麼和大院線競爭?”
蘇銘笑了:“猴子,長河影院一直跟風放映,那有沒有賺到錢呢?有沒有競爭過大院線?”
侯龍濤一愣,這還真是的,長河影院放映的電影和萬達、成龍那些大院線沒區別,可事實擺在眼前,虧得一塌糊塗。不要說競爭了,連生存都困難。
“這和它的服務有一定關係吧?嗯,裝置也有很大關係,長河的裝置太落伍,無法滿足大片的觀影效果。”侯龍濤說。
蘇銘點頭:“這就對了,人員我們可以換,裝置也可以換。但是換和換是不一樣的……”他沉吟了片刻,說:“換人,去除影院的暮氣和不良習氣,對於我們來說,其實並沒有多花幾個錢,而是是一次性可以搞定的小投入;而換裝置呢?”
蘇銘掰著手指頭數:“萬達、成龍、保利、中影……陽川市的大院線有七八個,每個院線後面,都是幾十億的大資金在支援,我們去和他們競爭,比誰的裝置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