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只能讓樞密使高深來提出增兵要求,只是。。。。。太子殿下不該用這種讓人詬病的方式,哎!”
趙桓也哭了起來,“父皇,兒臣確實很擔心种師道兵敗,影響兒臣的名聲,以至於茶飯不思,兒臣一時頭腦糊塗才。。。。才想到這個餿主意,兒臣。。。。兒臣願意接受父皇的嚴懲。”
李彥心中暗罵,這個趙桓倒是會順杆爬,終於讓他找到了一個藉口,李彥心中著急,卻又不敢吭聲。
梁師成卻暗贊趙桓會表態,願意接受嚴懲,而不是懇求父皇饒恕,這種表態明顯有誠意。
趙佶鐵青的臉色稍稍緩和一點,其實他也知道兵符在自己手中,樞密院是不能擅自增兵,應該是梁師成說的理由,太子想讓高深出頭申請增兵。
只是這種私傳密信方式著實讓趙佶異常憎恨,尤其涉及軍權,若這次不嚴懲,以後不知還會鬧出什麼大事來。
想到這,他給李彥使個眼色,李彥只得無可奈何地退下了,在太子的事情上他還沒有發言權。
這時,內書房裡就只剩下趙佶父子和梁師成三人。
“你說說吧!這事朕該怎麼處理?”趙佶冷冷地問梁師成道。
梁師成很清楚機會就只有一次,如果這次把握不好,恐怕太子就危險了。
他太瞭解天子趙佶,這件事的根源還是出在軍權上,雖然趙佶不說,但太子的危險就在這裡,為了保住太子,梁師成已經顧不上其他人的利益了。
“微臣建議立刻罷免高深樞密事之職,微臣推薦童貫復職,還是他出任此職最為合適。”
趙佶微微點頭,這個建議倒合他的心意,但還遠遠不夠。
“還有呢?”
“微臣建議免去太子殿下剿匪主帥之職,改由童貫出任,另外免去种師道副帥之職,將种師道調回京城,另派大將擔任剿匪主帥。”
梁師成非常果斷,將密信中涉及的三個人全部罷免,只能這樣才能平息這次太子遭遇的危機。
趙佶沉默片刻,又冷冷道:“再追加一條,鄭偏妃勾結外戚,擾亂東宮秩序,貶為庶人,即刻趕出東宮!”
趙佶目光又投向太子趙桓,“這個方案你接受嗎?”
這時趙桓為了保住自己的太子之位,莫說种師道和鄭家,就算天王老子他也顧不上了。
“兒臣完全接受!”
第四百三十一章 臨陣換帥
次日一早,朝野內外爆出了一個令人震驚的訊息,天子以剿梁山亂匪不力,罷免太子主帥之職,同時罷免种師道副帥之職,責令其將軍權交給張叔夜暫代,即刻回京述職,另外,知樞密院事高深安排軍隊不力,免去其知樞密院事之職,改任刑部尚書。
僅僅過了一個時辰,幾道旨意又接連發出,任命童貫為樞密院使,京西兩路安撫使、判鄆州軍事,全權負責剿滅梁山亂匪,責令他即刻出發,前往鄆州接掌軍權。
一連串的旨意轟動朝野,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明眼人都知道,种師道和高深被免職是虛,太子被罷免軍職才是關鍵,不知宮內發生了什麼事情,太子的地位竟然有點不穩了。
中午時分,張邦昌和餘深匆匆趕到蔡京的府邸,向蔡京報告了這個重大訊息。
蔡京雖然已被罷相,但他並沒有回鄉,依舊住在京城,利用張邦昌、餘深等心腹繼續影響著大宋朝政,所以朝中有人又戲稱他為野相。
書房內,蔡京面無表情地聽完了張邦昌和餘深的彙報,他端起茶碗喝了口茶,這才淡淡笑道:“官家讓太子出任剿匪主帥本來就是在試探他,他聰明點的話就應該不聞不問,偏偏他卻那麼關心軍隊,真把自己當主帥了。”
“蔡公覺得這是官家在警告太子?”
“當然是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