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不要月亮下山去(第2/4頁)
章節報錯
學奉獻世間。他們自號都帶子,其人生各代表一種隱士。
劉海蟾為退隱,自號海蟾子,海蟾暗喻月亮,暗示洗淨鉛華。祖師經歷宦海浮塵,官至宰相,最終抽身而退,歸隱山林,修仙訪道。
王重陽為苦隱,自號重陽子,九月初九日重陽節這天是“昇天成仙”的最好時間。他一生仕途不順,空有才華,無處施展,苦悶之下,不得已才隱於終南山,追求得道成仙。
張三丰為樂隱,自號三豐子,傳言三豐代表寶雞山三座山峰。他是真正的隱士,徹底拋卻功名利祿,樂隱於山水之間,超然物外,追求大道,修仙成道,成功飛昇。
相比起來,唯有陳摶為待隱。陳摶老祖自號扶搖子,被稱為睡仙,他修煉蟄龍功,歸隱期間能夠休眠,他的目的在於積蓄力量,等待時機。最終等到了宋太祖趙匡胤,他於道中大笑。太宗幾次邀請他出仕,又封予官職,但他志向不在於此。他曾經勸說那些向他尋求鍊金之術的高官說,如今聖上是個有道德仁義聖明的君主。現在正是君臣上下同心同德,改革治理國家的時候,且努力從事修煉的功勞,比不上治理國家的功德。太宗因此對陳摶更加器重,下詔書賜給陳摶“希夷先生”的稱號。
一日陳摶告訴林逋自己所修之學已經盡數傳授,他要長睡山中。只囑託林逋定要尋找到一個純潔無私、坦蕩光明者方可繼承自己衣缽,如若尋找不到,寧可不傳。
林逋自下華山之後,回到故鄉隱居三年,用以消化所學。三年後方始遊歷全國,世人皆知林逋是個最愛遊歷山水的隱士,卻不知他身上另有所負。
哪知二十年過去,按照老祖的標準,林逋一直卻找不到合適之人,而他飽經世事,每得苦樂便更加對所學深刻一分。眼見已到花甲之年,林逋只好回到故鄉西湖之畔的小孤山,真正過起了隱居生活。
他有茅屋七八間,屋前有二畝菜地,周圍植數百侏梅樹,屋後一個果園,除了果樹之外,還有一個小小池塘,其中養著十幾只白鶴。雖然林逋是個隱士,但因其名氣頗大,每日裡來探望他的人也不少,想要過上真正的隱居生活,那也是難得很。好在所來訪客均是自己同心同德之輩,大家一起坐下來飲茶吟詩,或者賞梅弄鶴,倒也過得甚為得意。
他終生未有娶妻,家中事務皆有三個人來照顧。這三人乃是一家人,夫妻二人年紀都在五十左右,帶著一個兒子。一家人原是山上的茶農,妻子炒做得一手好茶,丈夫會伺候農活,原本生活有些拮据,只因林逋最愛喝茶,相中了夫妻二人的手藝,便請來家中專門煉製茶葉,久而久之,一家人也就成了林逋的管家,農忙之時要多僱三四個短工來伺弄,平時一家三口便足夠了。
唯有一點美中不足,便是這個兒子乃是一個呆兒。說他是呆兒是因為這孩子既不痴也不傻,只是有些呆。認準了一件事情便要專一做到底,後園之中養的十多隻鶴大多由他照顧,這呆兒對鶴兒便充滿情誼,哪一隻受了傷或者哪一隻產下卵來,他覺也不肯睡,定要專心伺候,誰也勸不了他。
這孩子小的時候曾經識得幾個字,最愛看書,林逋所藏之書甚豐,他有閒時便取了來看,碰到不認識的字便要林逋教他,林逋倒很喜歡他的這個性子,後來養成習慣,只要在家,每日裡都要教他認幾個字,積年累月下來,這孩子所識得的字竟然足夠能夠閱讀。
這日正好是仲秋節,林逋的兩個朋友攜了一個漢子,挑了果品酒水上來跟他過節賞月,昨日知府也早派了幾個公人給他送來許多的鮮花食物,這也是朝廷裡定的規矩。
恰好這天晚上晴空萬里,東邊推起那輪廣大的月亮出來,當真是清淨無瑕,光明萬里。三個人藉著如水月色,同飲共慶,酒酣之餘免不了要寫些詩詞出來。林逋要呆兒將出筆硯紙墨,呆兒最喜這件事情,只張大了嘴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