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遜等人紛紛拱揖稱賞。趙匡胤笑望党進、曹彬等人一眼,說道:“爾等一力主張北伐,不是因為幽雲易得,恰恰是因為北人並非易與,你們心存忌憚,所以一見機會才不肯放過。正因如此,聯更不會倉促冒進。”

他冷冷一笑,傲然道:“北國麼,待中原一統,聯會御駕親征,北人雖然了得,聯的婚龍棍,可也不是吃素的。”

他自御座上微微向前傾身,沉聲說道:“聯意,先取唐國,一統中原。諸位愛卿,誰可統兵南行?”

第九卷 吳中白藕洛中栽 第04章 主動請纓

趙匡胤忍住了因契丹內亂、幽雲十六州對他產生的強大誘惑,決定仍按既定國策先南後北,同時抓住這個機會,立即發兵。宋征討唐國、一統中原的最後一戰,比歷史上本來的時間提前一年開始了。

然而,派誰去承擔這個重任呢?

曹彬是必不可少的,他如今不但是樞密承旨,而且在宋國大將之中,沉穩老練、有勇有謀,最具帥才。另一個最恰當的人選是潘美,潘美是大宋戰將之中最鋒利的一把尖刀,曹彬善守、潘美甚攻,兩人一向配合默契,他們聯手必然所向披靡。

但是潘美此刻在閩南還沒有回來,原蜀國境內正有一支人馬造反,如今反賊已逾萬人、並且大有滾雪團一般越來越形壯大的聲勢,這種時候剛剛歸附的閩南絕對再亂不得,否則兩地烽煙並起,遙相呼應,還談什麼討伐唐國,潘美如今只能坐鎮閩南。

一統中原之最後一戰,這是立開結疆拓土之功的難得機會,更是名載史冊的重大機會,誰不眼熱?党進、呼延贊兩員虎將都搶著站了出來,趙匡胤卻不禁搖頭,他們是禁軍將領,負責京畿和皇城的安危,除非御駕親征,否則怎可輕易把他們派遣出去,何況這兩員虎將勇則勇矣,但是他們慣於陸戰,馬戰步戰皆是一方之雄,可是水戰……這兩位馬軍步軍的統領大根本就不挨邊兒。

這時候,又一位官員按捺不位出班請戰了,令人驚奇的是,他竟來自文臣佇列,位居其首,一襲黑紋燙金的蟒龍袍,兩支尺半的如玉帽翅,身材魁偉,步履從容,正是當今晉王兼開封府尹趙光義。

“陛下,臣弟請領大軍,為陛下開疆拓土,踏平唐國。”

趙匡胤一怔,有些啼笑皆非地道:“皇弟,你……你怎也出來胡鬧,你以開封府尹身份領兵南下,不是讓天下笑我朝中無人了麼?”

趙光義躬身說道:“為陛下開疆拓土,是臣弟夙願,此戰之後,中原已無戰事,臣弟願辭開封府尹一職,統兵南下,為陛下再立武功。

趙匡胤眉頭微蹙道:“皇弟,中原諸國之中,以唐國實力最盛,李煜雖然昏庸,然唐國不乏驍勇武將,這一番南征十數萬大軍舉戈南下,所耗米糧無數,事若不成,後果何其嚴重,皇弟身為開封府尹,操持政務固然得心應手,但……”

趙光義舉芳長揖道:“陛下,臣弟昔日亦曾追隨陛下,臣弟自幼追隨陛下,躡足行伍。眼見陛下馳騁沙場,北戰南征,臣弟便有戎馬之夢。惜自陛下蒞登至尊,臣弟便解甲而踞開封,如今已逾十載矣。渠州李仙扯旗造反時,臣弟便想請辭開封府尹,為陛下赴蜀剿匪,惜被翰林學士、蓬州知州朱昂大人捷足先登,如今朱大人統御廣安軍連戰連捷,臣弟豈甘人後,臣弟本武將出身,多年來卻不曾為陛下立寸土戰功,深以為憾,今徵江南,臣弟切切懇請,望陛下恩准。”

趙光義說的懇切,趙匡胤不禁語塞。朱昂是個徹頭徹尾的文人,以翰林學士、蓬洲知府的身份可以兼御廣安軍赴四川平叛,而二弟本就是武將出身,怎好以他是知府身份婉拒?

正猶豫間,樞密承旨司馬邵本出班附議道:“臣以為,正因唐目非蜀漢可比,更需一威望德隆之人,方可統御諸軍,如此,才可保障各路大軍指揮劃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