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權都屬於我國,所以我希望貴國政府儘早撤走軍隊,以商業手段來經營那些工礦企業。至於您說的敵人和威脅,我認為沙皇時代的錯誤是時候徹底改正了,蘇維埃不需要擴張也不需要敵人,我們正在重新考慮遠東政策。”
小幡酉吉的臉色微微一變,修改遠東政策?難道莫斯科想要和南京達成和平協議?這可是件大事啊!於是連忙拉拉走神的永田鐵山。後者思量半天站了起來,鞠個躬才說道:“兩位,請原諒我的譚直言。和平不是條約就能換來的!今天或許互相舉杯,但明天呢?楊秋主導的《上海公報》中看似只拿回原屬於清政府的土地,但這是因為他目前沒有實力和能力去應付來自歐美的壓力。一旦他們強大起來,誰又能保證不會眼饞其它地區呢?作為一個軍人,在失去唯一鐵路,葉尼塞河戰略中轉點被掐斷,高緯度地區極不適合修建新鐵路的情況下,貴國將來如何保證哪些地區的主權呢?難道要士兵去翻越艱苦的中西伯利亞高原和和寒冷的北方區域嗎?
楊秋的野心其實已經在西北展現出來,他在東哈薩克、阿拉木圖和安集延等地區普遍修建要塞工事,規模之大已經超出最基本的防禦需要,或許他現在不會要求什麼,但當國力和被煽動起來的國民情緒到達一定程度,誰能保證軍隊不會越過哈薩克草原?失去這個腹地,貴國的烏拉爾天塹還能確保嗎?
所以,我懇請兩位三思!”永田鐵山說完後,再次面對兩人深鞠躬。
第一次日俄接觸很快結束了,但反饋回來的訊息顯然不讓人滿意。列寧始終顧慮的態度,讓心動結盟換取繼續工業裝置的斯大林不滿,因為前者明顯更傾向託諾茨基提出的先解決遠東再對付波蘭的建議,所以腳步沉重的和列寧告別後,帶著秦劍去追趕永田鐵山等人。
秦劍跟在後面不敢說話,因為斯大林的臉色很難看。當抵達紅場時,兩人終於追上準備回旅館休息的永田鐵山。斯大林請兩人上車後,開門見山說道:“兩位。我國遇到了一些麻煩,所以暫時無法答應你們提出的建議,不過我對提議非常樂觀。”…;
永田鐵山研究過斯大林,知道他是有可能繼承列寧位子的人之一,但就目前看被譽為紅軍之父的託諾茨基明顯呼聲要高。不過他沒在意,這是一次賭博,第一次輸了不要緊,要緊的是必須把翻盤機會掌握在自己手中!說道:“謝謝閣下能聽我的建議,無論您信不信,中國將肯定是我們兩國最大的敵人。”
和列寧比起來,斯大林說話就直接了很多,問道:“如果和貴國結盟,我國能得到什麼呢?”
“貴國的糧食和貴金屬是我國需要的,我國的機械裝置相信也能幫助到貴國復興。”永田鐵山也很直接,只要歐美一天敵視莫斯科不出售工業裝置,那麼俄國就必須依靠日本重建基礎工業,這裡面蘊藏著至少上百億美元的商機!也是他極力想促成結盟的主要原因。
斯大林知道自己現在還不是能做決定的人,所以想了半天,用灰褐色的眼眸帶著試探看向永田鐵山:“遠東的同志正遭屠殺,希望兩位可以為他們提供一些幫助。”他提了提舒米亞茨基的游擊隊後,又忽然湊近對翻譯說了幾句,然後就帶秦劍率先坐車離開。
這個舉動讓秦劍大為疑惑,斯大林和翻譯說了什麼?他試圖向後看,又怕引起斯大林的懷疑,直到車子轉彎時才從後視鏡上見到翻譯正對永田鐵山兩人說著什麼,兩人竟然笑著深深一鞠躬才離開。
很顯然,在那一刻斯大林做出了決定。但到底是什麼決定,會讓兩個本來已經很失望的日本人轉眼又滿面笑容呢?
。
。已經更換域名為
第五三五章 銀光閃閃
遠東餘波減息,蘇俄內站正酣。
波軍自信滿滿進軍俄國東南,世界關注的焦點開始向歐羅巴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