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沉浸在收復國土和全部主權興奮中的中國年輕人們,已經在楊秋的號召下挽起袖子為建設美好年代而努力著。
但在美好和平靜地下面,是國與國之間日趨白熱化的競爭。德國屈辱、日本仇恨、義大利不滿,蘇俄內戰。全世界主要強國的船塢中鋪滿了各式各樣的軍艦!其中僅美國正在或即將鋪設龍骨的主力艦就達到13艘,總噸位甚至超過如日中天的皇家海軍!義大利決定擴大海軍,日本陸軍開始裁撤同樣不顧民眾飢寒希望靠海軍奪回亞洲老大地位!歐戰受傷最深的法國也制定出雄心勃勃的1920海軍計劃,就連中國政府都在幾天前正式公佈自己的12艘巡洋艦和24艘驅逐艦計劃。肌肉和鋼鐵的較量已經開始,戰後恢復和新舊世界的激撞註定成為30年代的主旋律。已經無力擴張只想維持舊有秩序和殖民地的大英帝國不得不將各國拉到談判桌上。中國海軍也沒逃掉,駐美大使顧維鈞、新任副外長楊度和海軍副總參謀長葉祖圭三人組成的代表團在黃海衝突後,又馬不停蹄前往倫敦參加世界裁軍會議第一輪磋商。
新一輪軍事改革全面啟動,楊秋首次提出了10年強軍計劃,並根據這份計劃對目前的軍制進行重大調整,首先就是明確國防部各下屬機構。根據草案。國防軍將下設陸軍、海軍、空軍、國民警衛隊、總後勤部、總裝備部和軍事情報總局7個大部門,還將設立通訊、氣象、科考等23個輔助部門,國防部主要是負責軍隊的日常事務,總參謀則是全軍的大腦。
海軍調整最快。根據租借協議,海軍將於6月正式接受2艘美國內華達級戰列艦,租期為5年。至於8艘後續艦計劃因限於財政壓力等因素宣佈放棄。海軍說服國會和楊秋,以立刻裁撤2艘輕巡洋艦為代價換取購買一艘敦刻爾克級半成品回來研究。由此可見黃海衝突尤其是日本聯合艦隊大舉壓境後自我封港的恥辱,對海軍上下刺激有多大!2艘改裝完畢的聯合力量級戰列艦也已經正式交付海軍,它們將和2艘內華達級、4艘安海級巡洋艦以及再建的4艘臺灣島級重巡、8艘鴨綠江級輕巡。2艘大夏級航母一起扛起1930年前的海防重任。
空軍於1920年4月1日成立,司令員是王牌飛行員薛慕華。根據計劃,到1925年國防軍將組建起16個大隊和6個轟炸機大隊。每個大隊下設1個航空大隊、1個地勤大隊和1個防空中隊。每個大隊含5箇中隊,每個中隊又下設5個小隊。每小隊4架戰機,這樣每個中隊就有22架(含正副中隊長座機)大隊142架(含運輸機、偵察機等),總計3124架各類飛機。
海空都是耗錢大戶,為此陸軍不得不做出適當犧牲。裁軍和改編開始進行,按照楊秋簽署的命令,全國共設立西北、東北、華北、西南、中原、東南6個軍區,建設40個陸軍師、3個獨立旅,8個裝甲旅改編等也都紛紛提上日程表。同時國民警衛隊司令部再次全國細分為22個管轄區,總計66個旅(2團輕裝小編制)。下設北、中、南三個海岸警衛隊巡邏區,並首次決定建設3個空中巡邏大隊。
這次改革的力度很大,總裁軍人數達到50萬。外界認為這是和平後不需要那麼多軍隊導致,英美甚至特意發來電報表示讚賞,只有楊秋清楚他已經在為20年悄悄準備了。…;
50萬軍人一次放走是不負責任的。尤其是國防軍士兵入伍後每天都有文化教育課程,很多人其實已經達到了初中文化水平,所以國防部專門開設一年期軍營技術培訓班,幫助退伍士兵學會工作生存技能。為吸納這些素質不錯的人力,楊秋還特意向美法兩國採購包括3家大型汽車廠在內7家勞動密集型企業的全部生產線和裝置,進一步推進國家汽車和工業發展的同時。也用於吸納退伍士兵。
轟轟烈烈的軍事變革開始後,全國上下也再次迎來重要的春耕季節。湖南是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