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那就一起走吧!”也沒什麼猶豫。陳永福就下了決心。既然已經把自己的兒子帶出來歷練了。那也就不要再瞻前顧後的了。就靠自己的這些人馬去解圍宜陽縣?那肯定是不可能的。但找準機會咬上農民軍一口,給巡撫大人一個交待,那還是有些把握的。
不過從這裡就可以看出,陳永福確實是很老實的啊!他根本沒想過要消極避戰。
崇禎八年十月二十二日,陳永福部趁著自己熟悉河南的地形,先向西北繞道。再向東南,在三天內共行軍二百餘里,在結寨自保計程車紳派出的人帶路下,從山區小道接近了圍攻宜陽縣的農民軍。
在二十五日凌晨。陳永福留下了全部的步兵在外圍接應,自己帶著全部一千五百多騎兵突襲農民軍。這次突襲完全出乎農民軍的意料,他們眼睜睜地看著陳永福部衝入自己的後營。
農民軍的後營一般都存放著輜重,後營中的人員也大多數都是老弱婦孺等農民軍的家屬,所以這些沒有任何戰鬥力的人員根本抵擋不住陳永福騎兵的突襲。
在砍殺了一陣以後,陳永福部就用最快的速度燒燬了大量的農民軍輜重,接著就象來時一樣,一陣風般的離開了。
直到突襲結束,很多農民軍的兵丁都沒有反應過來,只有一小部分的農民軍兵丁尾隨追擊,但又在陳永福部步兵的埋伏下吃了不小的虧。
這次突襲,陳永福部實際對農民軍的殺傷並不大。可是卻燒燬了農民軍大部分的糧草。尤其是這次突襲給於了農民軍很大的恐慌,許多剛被裹挾入農民軍的百姓紛紛逃走,讓農民軍炮灰的數量也大量減少,使得農民軍圍攻宜陽縣城的行動也為之一頓。
而受到突襲的農民軍也緊張了起來。這次進入河南,高迎祥等首領也太順風順水了些,可是被陳永福部突襲以後,他們才想起宜陽縣離洛陽才五十幾裡。所以那些首領都判定,突襲的明軍是從洛陽城出發的。
於是農民軍先停止了進攻宜陽縣,接著立刻分兵馬守應部,看守住洛陽的方向,並且向四處大派偵騎,防止著明軍再次突襲。而這次偵察也立刻起到了效果。
當時總督盧象升是下令左良玉抵禦住高迎祥等農民軍的。雖然左良玉攝於農民軍勢大,一直在避戰退讓,但他也不敢一逃三千里,一直盤旋在農民軍的周圍。
所以高迎祥攻陷了兩個縣城,左良玉是知道的;高迎祥用新方法攻城,左良玉也是知道的。而當農民軍被陳永福部突襲後發生了混亂,左良玉立刻就發現了戰機。
雖然左良玉在原來的歷史上名聲很臭,但不可否認,他能夠在短短的十幾年中,成為了明軍將領中的頭號角色,那左良玉的指揮水平和作戰勇氣都是不會欠缺的。
所以農民軍一有破綻,左良玉就立刻帶兵逼進,想要趁火打劫。但農民軍的偵騎發現了左良玉部的舉動,於是高迎祥立刻放棄了宜陽縣,先收攏部隊準備與左良玉部的作戰。
當左良玉開到宜陽縣東南二十多里地的時候,他才發現高迎祥早有準備,這時候的左良玉也不可能帶兵而退了,所以一場偷襲就變成了正面會戰。
二十七日,左良玉的一萬二千人與高迎祥的四萬多農民軍發生了一天的激戰。因為左良玉所率的都是戰兵,而高迎祥在匆忙間收攏不了全部部隊,他的四萬多人也以烏合之眾為多,所以在戰局上左良玉佔優。只是左良玉擔心有其他的農民軍來援,打得有些縮手縮腳,所以最終的戰果就是高迎祥小負。
當天晚上,高迎祥迎來了一萬多農民軍的來援,恢復了自己的實力,他就準備在第二天再與左良玉部交戰。可就在這時,高迎祥得到了張獻忠在嵩縣慘敗的訊息。
高迎祥並不知道圍攻張獻忠的三支明軍還要痛打落水狗,所以他就認為那些明軍將會從自己的側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