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煎諸種羌四千人慾攻武威,段熲追擊於鸞鳥(今甘肅武威南),將其擊敗。

在經濟方面,劉志無視國庫空虛的現狀,恣意畜養上萬宮女,供其淫樂。161年,為減輕國庫財政支出,劉志下詔減發公卿百官的俸祿,借貸王、侯的一半租稅,同時下令以不同價錢賣關內侯、虎賁郎、羽林郎、緹騎營士和五大夫等官爵,開了賣官鬻爵的先河。這一舉措直接敗壞了吏治,加重了人民的負擔,使得社會矛盾進一步激化。

168年1月25日,劉志在洛陽宮中病逝,終年36歲。他的離去,並未給東漢帶來轉機,反而讓這個王朝在衰敗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劉志的一生,充滿了無奈與悲哀。他在權力的漩渦中掙扎,試圖擺脫外戚的控制,卻又陷入了宦官專權的泥潭。他的努力和掙扎,最終都未能改變東漢王朝走向衰落的命運。

在他死後,東漢的政治更加混亂,社會動盪不安。百姓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對未來充滿了迷茫和恐懼。而劉志這個名字,也成為了東漢歷史上一個令人嘆息的符號,見證了那個時代的黑暗與衰落。

多年以後,當人們回顧這段歷史,無不感慨萬分。

“漢桓帝劉志,本有機會重振朝綱,卻終究未能擺脫命運的枷鎖。”一位學者嘆息道。

“他的一生,是東漢王朝走向衰敗的一個縮影。”另一個人附和著。

劉志的故事,就這樣在歷史的長河中流傳著,成為了後人反思和警醒的一面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