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是群星璀璨。集中了華語電影行業最當紅的一批明星參演。
特效製作方面,更是有好萊塢的頂級特效工作室。
服裝道具和場面,無一不華麗精美!
輿論宣傳方面,自然也是鋪天蓋地。上映之前的一年。已經是無數媒體的報道。上映前後,新聞聯播裡面都有報道。
12月14日,bj市小範圍試映,《英雄》一票難求!
12月20日,正式首映。內地和香港,同一日進行上映。
在國內《英雄》自然是神擋殺神,成龍的《燕尾服》和好萊塢大片《臨時特工》票房都不如《英雄》的零頭。
在香港《英雄》雖然被《無間道》給壓住了風頭!
但毫無疑問,如果沒有《無間道》作為對手,《英雄》絕對可以拿第一。很多影評家預測《英雄》國內票房應該能破億。奪下2002年的票房冠軍。但王啟年知道,《英雄》的票房應該是2。5億人民幣,超過了很多人的預計!
當然了,很多媒體開始拿《英雄》跟《海虎》對比。
王啟年迫於大量媒體追問,不得不解釋:“《英雄》和《海虎》沒可比性!不過,我個人覺得,《英雄》這部電影,有點不夠純粹。歷史片夾雜了武俠。這……很雷人,而不是時髦!
《英雄》裡面的戰爭大場面。秦代的軍隊,箭如雨下使用了特效,我豎起拇指。但一個《英雄》理念上還是太陳舊,不但玩武俠,還唧唧歪歪,我就覺得。一再的被雷翻了。畫面和特效什麼的,都是頂級水平。
劇情自以為聰明,其實反被聰明誤。秦始皇智商被刻畫的太低了,刺客智商也欠費。政治鬥爭是你死我活的事情,不是你說服我。我說服你!這樣大人物,他們立場、世界觀都是成形的,沒有辦法互相說服。簡單說,我跟你三觀不一樣,即使你說的有道理,我能理解你,也沒辦法說服的了我。
就像一句話——我不贊同你的觀點,但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這句話,反過來理解,我可以允許你說話,但我們立場觀點不同,即使你說出來,我也不可能接受。
秦始皇要做功在千秋的統一大業,六國貴族即使理解秦始皇的事業,但為了自己的利益,也肯定會用種種手段來抵制,包括刺殺秦始皇。刺客,要麼是懦弱者,才會膽怯。勇者,已經做好了捨身取義覺悟,為了他的立場和道義去刺殺。
他們立場不同,道義不同。誰也改變不了誰,誰也說服不了誰。這才是尊重歷史,尊重前輩們。
看過荊軻刺秦王的歷史書,我們會既欽佩秦始皇,又欽佩荊軻之類的刺客。
但《英雄》這部片子,既侮辱了秦始皇的智商和大義,又玷汙了荊軻等人等等其他六國立場的小義。原本歷史書上描述的故事,逼格是100分滿分的話,張藝謀一拍,逼格降低到60分了。
從劇情和表演來看,《英雄》用力過度了。就像話劇演員,表演方面比電影演員更誇張用力。演話劇的話,更考驗演員的表演功底。但話劇演員轉型演電影,往往容易太用力的表演,收斂不住的話,會顯得過火了。之後,逐漸試音電影表演,轉型成功的話劇演員,往往牛逼。就像周星馳,自傳式的電影《喜劇之王》裡面,周星馳在裡面反覆表演話劇。讓人想到,話劇確實非常鍛鍊演員。但《喜劇之王》裡面周星馳經歷非常坎坷,一直不受劇組待見,就是因為他演過火,太想要表現了。
張藝謀導演的《英雄》太想要透過商業片和特效來證明自己,但由於太過火了,用力太過度,還沒有擺脫以前拍片的思維拘束,所以,電影的優點和缺點都非常非常明顯。
一個適合的導演,拍適合的題材,應該是收放自如的。
《英雄》來看,張藝謀導演還在轉型期,對商業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