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店裡面每天都拿出營收的10%進行捐款,捐款金額是幾千元至一萬多元之間。天天都捐,看起來減少了店裡面的淨利潤。

但由於生意好了幾倍,所以,儘管每筆生意的利潤減少,卻是因為薄利多銷,是的每天盈利出現了不俗的增長。若是過去,店裡面每天能賺1000元~2000元的淨利潤。

那麼這段時間,店裡面每天賺的淨利潤幾乎飆升了1500元~5000元之間。

當然了,賺的淨利潤還沒有捐的錢多,這件事,反倒讓店員們充滿了自豪。

因為,王啟年對他們說了一句話:“你們也是為國家做了貢獻,為災區人民做了貢獻的功臣!”

這句話,看起來很平常,但讓店員聽了後感覺到一震,自己……為國家做了貢獻?是有功於國家,有功於災區百姓的人!

這種榮譽感和認同感,往往比單純的金錢激勵,更能夠讓店員感動。當然了,工資和獎金激勵也是必不可少的。

物質和精神,兩者都不可或缺,才能打造一個充滿戰鬥力的團隊。

第六十一章 抗洪英雄

小王子超市“買10捐1”的獻愛心活動,為了增強公信力,超市專門弄了一個櫃檯,展示每天捐款的匯款單。

因為,小王子超市的商品既不比同行賣的貴,而且,還積極的向災區獻愛心。一般情況下,附近的人在選擇購物的時候,很多人都優先考慮小王子超市。

這也使得小王子超市與附近的友商差距逐漸拉開,同樣面積的店鋪,小王子超市的每天的營收至少的友商們的三倍以上。

儘管有友商們詆譭,小王子超市在發國難財。

但無論小王子超市的初衷是什麼,捐款是真實的,這就足以獲得消費者的親睞。

同樣的商品價格下,別的商店不捐款。小王子超市,每天都捐款給災區,消費者是有良心的,自然會做出正確的選擇。

接下來一段時間,王啟年大多數時間,是宅在家裡面在家上網、看書、看電視,透過網路,與郝藝、李解、杜傑等人進行聯絡。

不過,王啟年得知,杜傑去bj電視臺交還攝像機時,居然被bj電視臺拉去災區製作拍紀錄片了。

知道這件事後,王啟年覺得不是滋味,自己跑去災區嗎?估計也沒有用,是去添亂。災區需要的專業人才,救災的官兵、醫護人員、教師等等有用之才!什麼都不懂的人去了,也許自己可以獲得教育和鍛鍊。但對災區,多了一個笨手笨腳的人,這純屬是添亂。

想到此,王啟年有點自嘲,百無一用是書生!

“年哥哥,我們可以在亞城木夢葉的漫畫連載專欄上,呼籲大家獻愛心。另外,可以專門畫一篇救災的短篇!”小香建議道。

“對!我怎麼沒想到?”王啟年眼睛一亮。不久後,就有了靈感……

切入點是抗洪救災的官兵們!

短篇漫畫的名稱他也想好了《抗洪英雄》!

素材可以從報紙新聞和電視上看到,透過這些救災的場面,創作鼓舞人心的正能量漫畫!向社會提供正能量,貌似應該是文藝工作者的職責之一!在古典的時代,藝術家都提倡“真、善、美”的正能量。

但是到了現在,很多文藝工作者,專門提供負能量。不僅僅不能對社會做出貢獻,反而給社會添亂。

對那種以醜為美、標榜“個性”的藝術家,王啟年是蔑視的!

漸漸的,王啟年開始創作劇本,將電視上感人肺腑的畫面,再經過藝術加工,寫成了一篇煽情的劇本。

劇情是,一名災區的母親在救災前線找到了一名軍隊首長說,她的孩子的學校被洪水淹沒了,孩子沒有隨著師生們疏散。

首長對這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