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張真人是得道高人,怎會輕易下山,就為了參加一場婚禮?”另一位武將提出了質疑。

“這你有所不知,”年輕武將神秘兮兮地說道,“我聽說,張真人與冠軍侯的關係非同一般,說不定,朱楓就是張真人的……”

他故意頓了頓,沒把“弟子”二字說出口,引得眾人紛紛猜測。

“莫非……是私生子?”一位武將大膽猜測,隨即又連忙捂住自己的嘴,生怕隔牆有耳。

在工部衙門,官員們的議論則更為謹慎。

“張真人這次來,恐怕不僅僅是為了觀禮那麼簡單。”一位老官員沉吟道。

“是啊,皇上對張真人禮遇有加,若是隻為觀禮,未免有些小題大做。”另一位官員附和道。

“莫非,皇上是想借此機會,向天下人昭示,他對冠軍侯的重視?”一位年輕官員猜測道。

“也有可能,皇上是想讓張真人為冠軍侯和徐小姐祈福,保佑他們百年好合,早生貴子。”另一位官員說道。

戶部衙門裡,官員們則更多地將張真人的到來與國家財政聯絡起來。

“張真人精通煉丹之術,莫非皇上是想讓他煉製一些丹藥,作為冠軍侯的賀禮?”一位官員猜測道。

“也有可能,皇上是想請張真人指點迷津,如何才能國庫充盈,好賞賜冠軍侯。”另一位官員說道。

一時間,關於張真人此行目的的猜測,在應天府的大小衙門裡傳得沸沸揚揚,各種版本的猜測層出不窮,真真假假,讓人難以分辨。而這一切,都使得張真人的到來,更加撲朔迷離。

第二天早朝,滿朝文武上朝。

談論了一番政務之後。

金鑾殿上,帝王朱元璋身著明黃龍袍,端坐龍椅之上,目光如炬,掃視著殿下黑壓壓一片的文武百官。他沉穩而洪亮的聲音在殿中迴盪:“朕夜觀天象,紫薇星閃爍,祥雲籠罩武當,預示著將有貴人降臨我大明。而這位貴人,正是隱居武當山多年的張三丰真人!”

此言一出,原本寂靜的大殿頓時如同沸水一般喧騰起來。張三丰,這位幾乎已成傳說的得道高人,竟然要下山來到應天?文武百官交頭接耳,竊竊私語,驚訝之情溢於言表。

朱元璋抬手示意眾人安靜,待殿內重新恢復肅穆,才繼續說道:“張真人德高望重,學究天人,精通醫卜星相,武功更是深不可測。此次駕臨,實乃我大明之幸!朕已下令禮部,務必以最高規格準備迎接儀式,不得有絲毫怠慢!”

他轉向禮部尚書李善長,語氣嚴厲:“李尚書,此事由你全權負責。朕要看到最隆重的儀式,最虔誠的敬意,務必讓張真人感受到我大明朝的誠意!”

李善長連忙出列,躬身應道:“臣遵旨!定當竭盡全力,辦好此事,不負聖望!”

朱元璋滿意地點了點頭,目光又落在兵部尚書茹瑺身上:“茹愛卿,朕聞張真人武功蓋世,不知可否與你麾下哪位將軍一較高下?”

茹瑺沉吟片刻,答道:“回陛下,臣麾下猛將如雲,徐達將軍、常遇春將軍皆是萬中無一的良將,但若論武功,恐怕無人能與張真人比肩。”

一旁的徐達和常遇春二人聞言,也紛紛出列,表示對張真人的敬仰之情。

“藍愛卿,”朱元璋又轉向吏部尚書藍玉,“你以為如何?”

藍玉性格耿直,出列答道:“回稟陛下,臣以為張真人乃世外高人,不應以凡俗武功衡量。我等只需以最誠摯的心意迎接即可。”

朱元璋微微頷首,表示贊同。他又看向丞相胡惟庸:“胡愛卿,你負責督促各部,確保迎接儀式順利進行。”

胡惟庸連忙應道:“臣遵旨!”

隨後,朱元璋又點名劉伯溫、宋濂、湯和等一眾重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