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別交代了相關事宜,確保萬無一失。

最後,朱元璋再次環視群臣,目光深邃,意味深長地說道:“張真人乃方外之人,不問世事,此次下山,必有深意。爾等需謹記,不可怠慢,更不可妄加揣測。待張真人抵達應天之後,爾等需以禮相待,不得有任何不敬之舉!朕希望,張真人的到來,能為我大明帶來祥瑞,福澤萬民!”

“臣等遵旨!”眾臣齊聲應道,聲音震徹金鑾殿。

朱元璋起身,緩緩走下御階,留下一個威嚴的背影。眾臣也紛紛散去,各自準備迎接張真人的到來。一時間,整個應天府都因為張真人的即將到來而變得熱鬧非凡,人們都在翹首以盼,期待著這位傳奇人物的駕臨。

散朝後,官員們三三兩兩地從金鑾殿魚貫而出,殿外的廣場上頓時嗡嗡作響,如同炸開了鍋一般。眾人紛紛交頭接耳,議論紛紛,話題中心自然離不開方才朝堂上朱元璋提及的張三丰真人,以及最近聲名鵲起的少年英雄朱楓。

“張三丰真人要來應天了!真是聞所未聞!”一位年輕官員激動地揮舞著袖子,臉上難掩興奮之情。

“可不是嘛!這位傳說中的武當山神仙人物,竟然要屈尊下山,實在是我大明的榮幸啊!”另一位官員附和道,語氣中充滿了敬畏。

“陛下今日突然提及張真人,恐怕不僅僅是為了迎接他這麼簡單吧?”一位老臣捋著鬍鬚,意味深長地說道,目光掃過周圍的同僚。

“老大人所言極是,”一位官員壓低聲音,湊上前去,“莫非……與朱楓將軍有關?”

朱楓的名字一出,周圍的官員們頓時安靜下來,目光閃爍,似乎都想到了什麼。

“你們想想,朱楓將軍的武藝如此出神入化,莫非……”一位官員遲疑著,沒有繼續說下去。

“莫非是張真人的高徒?”另一位官員接過話茬,語氣中帶著一絲肯定。

“很有可能!除了張真人,還有誰能教匯出如此驚才絕豔的少年英雄?”一位官員激動地說道,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

“你們還記得徐達將軍的奏報嗎?朱楓將軍身披金甲,手持鳳翅鎏金钂,這……”一位官員提醒道。

“這與傳說中張真人的形象何其相似!”另一位官員恍然大悟,“而且,朱楓將軍的武功路數,似乎也與武當派頗有淵源。”

“如此說來,朱楓將軍極有可能是張真人的關門弟子!”一位官員斬釘截鐵地說道。

“難怪陛下要如此隆重地迎接張真人,恐怕也是為了給朱楓將軍撐腰!”一位官員分析道。

“是啊,如果朱楓將軍真是張真人的弟子,那他的身份地位可就非同一般了!”另一位官員感嘆道。

“如此年輕,就有如此成就,前途不可限量啊!”一位老臣捋著鬍鬚,讚歎不已。

“只是,張真人一向不問世事,為何會突然下山呢?”一位官員提出了疑問。

“或許是為了朱楓將軍吧,”另一位官員猜測道,“畢竟,徒弟立下如此大功,師父也該下山來慶賀一番了。”

“不管怎麼說,朱楓將軍與張真人的關係,恐怕非同一般,”一位老臣總結道,“我等日後可要謹慎行事,切莫怠慢了這位少年英雄。”

李善長府邸,夜幕低垂。書房內,昏黃的燭光映照著三位重臣的身影——李善長、劉伯溫、胡惟庸。氣氛凝重,空氣中瀰漫著一股難以言喻的壓抑。

“二位,關於朱楓將軍的身世,你們怎麼看?”李善長打破了沉默,開門見山地問道。

劉伯溫輕搖羽扇,深邃的目光中閃爍著睿智的光芒。“朱楓此人,武藝超群,智勇雙全,實乃百年難得一見的將才。但他的來歷卻撲朔迷離,令人費解。”

胡惟庸點點頭,表示贊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