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城的金兵裡應外合,於是瀋陽城被攻陷,賀、尤二總兵官戰死。五天後,六萬金兵又撲向了遼陽城。

遼陽是遼東的首府,極具戰略價值,誰佔有遼陽,誰就取得了遼東的控制權。駐蹕遼東的經略袁應泰決定親自迎戰。次日,他率兵五萬出城五里,準備與來犯之敵決一死戰,結果戰敗,明軍陣亡甚多。袁應泰抱著背水一戰,以死報效朝廷的信念,暫不回城,宿城外營中。不料敵兵狡猾,偷偷掘開城西的閘門,洩出護城河水,八騎軍隊竟徒步登岸,兵臨遼陽城下。經略袁應泰只得被迫撤回城中。

袁經略在城頭佈置了前有準星後裝火炮的新式武器——佛郎機,並動員百姓上城死守。第二天,金兵從小西門攻入,城中頓時大亂,袁應泰見大勢已去,拔劍自刎,巡按御史張銓不幸被俘。努爾哈赤親自出面誘降張銓 ,遭到張銓拒絕,努爾哈赤決定處死他 ,臨刑前,張銓穿上大明朝官服,戴上大明官帽,向京城方向跪拜後,從容自縊。詩人李應升曾寫詩憑弔張銓,詩云:“衝冠裂眥折驕虜,蘇武不降李陵恥 !嗚呼,衣冠拜闕何從容,前有睢陽後有公 !”

遼陽失陷,遼河以東大小七十餘城,望風而降;遼河以西軍民也紛紛逃竄,自塔山至閭陽二百餘里,竟荒無人煙。努爾哈赤於是遷都遼陽,此舉宣告了後金與大明的主戰場,轉移到了遼河以西,而大明的廣寧城首當其衝,成為必爭之地。

此時的京城已###多日,人心慌慌,舉朝無措。在天啟皇帝朱由校主持的幾次文華殿朝會上,文武大臣面面相覷,竟束手無策,閣臣劉一燝感嘆說:“假若熊廷弼在遼東,必不會一敗至此 ?”劉的一句話倒是提醒了朱由校。早在努爾哈赤攻打瀋陽前,皇上朱由校曾派兵科給事中朱童蒙閱視遼東,朱童蒙回京後奏報說,自己一進遼陽,遼陽的官兵士民流著眼淚,向他訴說遼陽數十萬生靈,全靠熊經略一人所留,經略之功在於儲存了遼陽!熊任職才十餘月,而遼陽頹塌之城如新,喪膽之民心方定。那一次蒲河之戰,敵攻瀋陽,熊經略策馬趨救,何其壯也 !說熊經略有罪,怎可輕議?……朱由校記得當時自己曾批示說:“遼事勘查已明,熊廷弼力保危城,功不可泯。”回想起這些,朱由校心中已有重新起用熊廷弼之意。此時一些大臣也紛紛表態,贊同劉一燝的說法,惟有給事中郭鞏持反對意見,他危言聳聽說如果再起用熊廷弼,遼西也將不保 ?十七歲的天啟皇帝不滿地看了他一眼。……

四月初二,朱由校特諭兵部:“熊守遼一載,未有大失,換了袁卻一敗塗地,當時倡議用袁代熊的是誰 ?附和者又是誰 ?……”語氣中明顯含有責問兵部及言官之意。很快,朱由校又下了一道聖旨,命吏部對先前彈劾熊經略的言官提出處理意見,於是御史馮三元給事中郭鞏被降三級調外,吏科給事中姚宗文被免去官籍,永不復用。五月,朱由校下又了一道“罪己詔” ,檢查了自己偏聽馮、姚的失誤,並派特使去湖北江夏,在家中拜熊廷弼為兵部尚書兼右副都御史、經略遼東,並急請熊火速進京。

熊廷弼是六月初一到京的。面見皇上時,他首先提出言官免議戰事。接著他全盤端出了自己的復遼方略,即“三方佈置策” 。他主張(一)確保廣寧。用馬步軍在遼河、三岔河築起第一道防線。(二)在天津、登萊設立撫鎮,操練水師,不斷襲擊後金佔領的遼東半島沿海地區,以動搖敵人軍心,伺機收復瀋陽。(三)向朝鮮借兵,並在山海關駐蹕,以節制三方。皇上聽了熊廷弼的軍事部署,面露欣然之色,當即賜給熊尚方寶劍及麒麟服,並命兵部從京營中選兵五千,護送熊經略出京,同時傳諭文武百官,在郊外為熊餞行。

七月,一個雨後初晴的上午,次輔劉一燝帶領九卿科道眾官員,在崇文門城樓,為熊廷弼送行。宴會由兵部尚書張鶴鳴主持。熊廷弼上次赴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