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俗,有比自己高明的地方,便說:“仁兄,你我一見如故,要不嫌棄,咱們三人結為金蘭之好,拜為生死弟兄,怎麼樣?”

“我是求之不得,屈尊了貴公子。”

“四海之內皆兄弟,別客氣!”

再看鄭恩,坐在石頭上背靠大樹睡著了,也不管幹溼。這時雨住天晴,紅日當空。趙匡胤叫醒了鄭恩,說明要拜把兄弟的事,鄭恩說:“行呀!”

趙匡胤拿錢,叫鄭恩在村鎮上,買了只熟公雞、半個豬頭、一條魚、一罈酒、三十個饅頭,用口袋裝著打回來,往小車上一擺。趙匡胤說:“香呢?”

“燒不燒香能怎麼的?吃要緊。”

“沒香怎麼行?”

柴榮說:“摟土為爐,插草為香吧!”把三牲福物擺好了,摟堆土插上幾根草。一序年齡,柴榮居長,趙匡胤老二,鄭子明老三。鄭恩不幹了:“咱們抽香頭子,不拜了!”

趙匡胤說:“怎麼了?”

“要拜朋友得依我,你是大哥,我是老二,姓柴的是老三。依這個主意,咱就磕個頭;不依,你東我西就散夥!”

柴榮氣樂了,剛認識,又不好說什麼。趙匡胤說:“豈有此理!你歲數小,就是兄弟。”

“管什麼大小,我先認識你,我就該老二;他後來的。”

趙匡胤把臉沉下來,“幹什麼都有長幼之分,我和柴大哥拜!”

“別價!我還離不開你呢!二哥呀,我先給你磕一個吧。”三個人結為金蘭之好。怎麼叫金蘭之好呢?金乃黃金永不褪色,蘭是蘭花永遠芳香,就是說弟兄相處,久別翻臉。

三人結拜已畢,也都吃飽了。柴榮說:“三弟,咱既結拜,就如一奶同胞,哥哥勸勸你;說話要和氣,辦事要穩重,可不能橫不講理。”

“是不是你又想起我給你弄壞兩把傘心疼了,你說我?”柴榮一聽這話,火撞了撞,沒說出話。

趙匡胤說:“老三,大哥說得對。你橫不講理,招惹是非,可不行!沒事別找事,有事不怕事,動不動就打架算什麼英雄!今後你得改,不改咱們不要你了。你忘了我弟妹打你一鞋底,恨鐵不成鋼,你老這樣,將來媳婦都飛了。”

“二哥,你別說了,我改!怎麼那麼沒志氣,今後老子學好了!”

“這‘老子’也得改!”

“好,聽你們的。”

趙匡胤說:“大哥,咱們都無家可歸,上哪去呀?咱們聽你的。”

“實不相瞞,我父親死在高平關高行周之手,我要替父報仇,可是沒有兵。我這回是要投親,我有個姑父,當初在劉暠手下當大將。劉暠當皇上之後,聽說我姑父被封為鄴都大帥,十來年沒見面,沒通訊,不知是真是假。我想去看看,如果鄴都大帥真是我的姑父,可投軍戎武,強似經商。”

趙匡胤說:“你姑父叫什麼名字?”

“郭威。”

“他有個外號叫郭家雀!”

“對呀!”

“那是劉知遠手下的有名上將,託孤老臣,被奸臣所排斥,去鎮守邊塞。”

“你怎麼知道?”

“我父在朝為官,常聽他老人家唸叨。”

“太好了!我們三個人去鄴都,到那兒準成!”

鄭恩說:“當官的交上不交下,他能認你嗎?”

“當初我家對他有恩,他落魄時賙濟過他,另外還有我姑媽呢!”

趙匡胤說:“姑舅親,輩輩親,打斷骨頭連著筋,哪能不認?再說,他就是不認,憑我三人的能為,也能混碗飯吃。”

“走吧!”

“這車傘怎麼辦?”

“這傘是為木鈴關的幾家買賣運來的,咱們給送去,又不失信用,又可換倆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