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回 金頂古剎學絕藝 鳳凰山下顯奇能(第3/7頁)
章節報錯
了,少爺一手拿一柄,不費吹灰之力,真是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活百歲呀!”
安氏夫人心中歡喜,見石英雙手分錘,錘打悠式,舞動起來,走行門,邁闊步,練了三十六招閃電錘,亞賽流星趕月,又如風捲殘雲。安氏樂得眉開眼笑:“兒呀!快放下!別累著。”
石英收住腳步,把兩柄錘合在一隻手中,輕輕放下,面不改色,氣不長出,談笑自如:“娘!你看孩兒的功夫如何?”
“好!兒呀,聖人云:“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不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吾兒能頂起石家門戶,奔壽州,一來為國盡忠,二來為父盡孝,為娘單聽兒的佳音就是。”
當天夜裡,府中一片歡聲笑語,老夫人高興,丫鬟、婆子、僕人每人賞五兩銀子。三日後,石英要奔壽州。臨走,安氏夫人再三囑咐,路上不要貪玩耍,謹言慎行,不要惹禍,不許打架。石英一一記下,帶好路費川資,牽出戰馬,給母親磕頭辭行。老夫人送出門外,石英才起程奔壽州。
一路上恨不得人能生翼,馬能騰空,早日到南唐。一連數日,離南唐接壤的地方近了。這天天色將晚,來到興隆鎮,住在一品居的後院。他上酒樓吃飯。偏巧,高君保和曹金山也在樓上打尖,這三個人誰也不認識誰。曹金山和高君保爭吵,被石英看著了,又因歲數小、天真、頑皮,所以才在一旁勾火打架。
等到曹金山和高君保真打起來,他又害怕了。故此給拉架。拉架是好心,勁兒用得大了,把高君保和曹金山扔個筋頭。這兩人全是少爺出身,臉皮薄,沒受過熱,不約而同地合夥要打石英。石英在山上經常和野獸搏鬥,和師兄們摔跤,自從打下山之後,沒有人和他過招,手心發癢,身子發皺,今天見有打架的,樂得直蹦高,所以三個人話不投機打起來。
高君保和曹金山見這小孩能耐太大,使出真本領拼命。石英火上來了,心想:好小子想打死我,我要你們命!石英要犯脾氣可了不得。這仨小子,動火氣,不死也帶傷。
正在這千鈞一髮之際,突然,街上傳來一陣馬掛鑾鈴的聲音,有人高喊:“哎!行人閃開,總兵大人到!有隊伍從此透過,閃開了!”
“當!噹噹!”鑼聲響亮,怎麼敲鑼也沒人躲,因為這邊打架看熱鬧,都看直眼了,十字街堵死了,樹上、房上到處都是人,買東西不買了,賣東西不賣了,都看熱鬧,還帶叫好的。官兵喊什麼,沒人聽見,可把開路的小卒急壞了。
這時,隊伍來到切近,能有二百多人護著車輛,排成一條長龍,過不去了,被堵在大街上。別說過隊伍,單行人也過不去。督隊的總兵大人見隊伍停下,急忙帶馬:“軍兵,隊伍為何停下?”
有人報告:“老爺!前邊有三個人打架,私打鬥毆,攔住道路,糧草車過不去。”
總兵聞報,勃然大怒:“地方官不能維持地面,老百姓在大街上聚眾打架,道路堵塞,無人疏通,令人氣惱!快去幾個差人,曉諭鬧事打架的百姓,叫他們快點閃開!哪個不聽命令,抓起來交地方官治罪。”
“是!”差人答應一聲,催馬到了人群外,領幾個小卒揮著鞭子,驅趕看熱鬧的百姓:“快閃開,快閃開!有什麼好看的!總兵大人到,哪個衝撞馬頭,抓起來坐大牢!”“哎!裡邊那三個小子,別打了!”
看熱鬧的回頭一看,是宋朝的軍隊,又聽說是總兵到,老百姓怕見官,嚇得你推我,我擠你,好似開鍋一樣,東倒西歪,跟頭把式地閃到一旁,露出裡邊三員小將。這三人正在酣戰,誰也不讓誰,你喊你的,我打我的,不聽命令。
那位總兵看見了,急忙下馬走進人群,大喊:“爾等目無國法,在大街上廝殺,官兵來到還不躲開?”
聽見喊聲,高君保和曹金山想閃開,石英不讓:“不許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