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回 無名山恩放重進 朱叉關義勸劉孝(第4/6頁)
章節報錯
書,看過之後,胸有成竹,心花怒放,按著於洪的安排,整忙了一夜,鬧得城內雞飛狗咬,人喊馬叫。今晨出兵,要會會宋將。劉孝立馬擎槍討敵叫陣。
藍旗官跑到大賬報信:“啟稟元帥得知,南唐兵將討敵叫陣,請元帥派兵出征。”
“再探再報!”
“是。”藍旗官下帳去了。
苗從善心中起疑:“城中劉孝多日不戰,今天為何討敵?是否其中有詐?” 趙匡胤說:“我們發來傾國之兵,還怕朱叉關的元帥?孤王親臨前敵去會會唐將。”
高懷德說:“萬歲可以在營門外觀察敵情,不要上陣。待本帥派將。”
話音剛落,先鋒官呼延鳳手提戰裙來到帥案前。“元帥,末將無能,未能開啟關城,有負聖恩,今日敵軍亮隊,請元帥給末將立功贖罪之機。”
高懷德說:“好!呼延將軍,給你三千人,疆場交戰,祝你走馬取關城。”
“遵令。”呼延鳳轉身下帳點兵。高懷德陪著趙匡胤奔疆場觀戰助陣。
再說呼延鳳帶著副將,來到帳外,吩咐一聲:“來人!備馬抬槍,響炮出兵。” 三聲炮響,驚天動地,宋兵如猛虎下山來到疆場,一字排開,壓住陣腳。呼延鳳在先鋒旗下帶住徵駒:“籲!”閃目觀望,只見迎面旗下,站著一匹白龍馬,馬上之人銀盔素甲,白羅袍,二十多歲,面似淡金,濃眉大眼,頦下微須,兩眼有神。手擎亮銀戟,威風凜凜,殺氣逼人。仔細一看,認識,正是下戰書的劉孝。
呼延鳳一馬當先衝到陣前,問道:“對面的將軍可是劉孝嗎?”
那劉孝離開隊伍,催馬來在呼延鳳馬前,二馬對頭,說道:“然!俺正是朱叉關的主帥。你是什麼人?”
“我乃大宋朝武德皇帝駕前稱臣,元帥高懷德麾下調遣,你家先鋒官,複姓呼延單字名鳳,號叫壽亭。”
劉孝一聽說是呼延壽亭,不由得馬往後退,上下打量一番。這叫:人的名兒,樹的影兒。呼延鳳的名聲太大了,大宋朝開國四家王子:呼、楊、高、鄭,就有呼延鳳。呼延鳳保的是河東晉王劉崇。趙匡胤下河東打到太原,守太原的元帥就是呼延鳳。趙匡胤攻打多次沒能開啟。呼延鳳有勇有謀,治軍有法,用兵如神。後來劉崇寵信奸賊丞相歐陽芳,趙匡胤買通歐陽芳,倒賣太原城。
趙匡胤會用人,結交豪傑賢士,收下火山王楊袞。楊袞和呼延鳳是過命好友,楊家和軍師苗光義從中說合,勸呼延鳳保明君。呼延鳳見劉崇大勢已去,無奈撤兵,太原失守,劉崇遞降書,納表稱臣。趙匡胤才撤兵,臨走之時對劉崇說,要呼延鳳到汴梁去,劉崇無奈,忍痛割愛。呼延鳳才保了大宋。這件事南唐文武群臣都知道,所以今天呼延鳳報名,劉孝大吃一驚,不由得定睛觀瞧。
但只見,呼延鳳年紀在四旬開外,身高過丈,膀闊三亭。頭戴青銅盔,朱纓倒灑,摟海帶密排金釘,背上背五杆護背旗,走金邊納金線,上繡金龍,綠緞子飄帶,上墜金鈴,旗面上有五個大字;智、仁、信、勇、忠。上身穿青銅甲,龍鱗片片,護心鏡亮如秋水,勒甲絲絛五股穿成,兩肩頭吞口獸,獸面吊銅環,兩副戰裙密排青銅釘,擋護膝遮住馬面,青中衣上繡團花,虎頭靴牢扎青銅鐙內,綠羅袍半披半掛,徵袍上繡的蟒翻身、龍探爪,下襯著海水江牙,邊繡靈芝草。騎一匹乾草黃的黃驃馬,馬脖子上掛九顆威武鈴,這匹馬鬃尾亂奓“咴咴”直叫,真有騰雲駕霧之勢。走獸壺插鵰翎箭,鯊魚袋裝寶雕弓,肋下懸三尺斬殺劍,兩手擎虎頭鏨金槍。往臉上看,面似古月,雙眉入鬢,二目如燈,高鼻闊口,耳大有輪,一表人材。真正是頭上有千層殺氣,面前有百步威風。
劉孝看罷點了點頭,心裡贊成:真乃英雄也!可惜保了大宋,要保我南唐,何愁不滅大宋!想到這,掛上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