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子明說:“他要不降,再報那滑州之仇,殺你呢?”

“那就伸脖子等死,也不能因為怕死不去。”

鄭子明怎麼勸也不行,趙匡胤是非去不可,吩咐二人守在營盤,趙匡胤說:“我若死了,你們就回去交旨。”鄭子明含淚相送。趙匡胤飛身上馬,幾里地撒馬就到。

趙匡胤在護城河對岸勒住戰馬,抬頭看看,城門緊閉,吊橋高挑。城上軍卒拿著弓箭對著他高喊:“幹什麼的?”

趙匡胤忙回答:“眾位辛苦!我乃後周大將趙匡胤,特來求見高王爺。”

“什麼?”軍卒們都知道這個名字,在滑州打過仗呀,他來幹什麼?快給副元帥送信吧。時辰不大,垛口出現一人,三十多歲,頭戴銅盔,面似淡金,說話聲音宏亮:“趙將軍到此有何貴幹?”

“你是?”

“我乃關中副元帥叫樂元福。”

“久仰!我要見高王爺,有言相告。”

“略等片刻。”說完樂元福下城奔帥府找高行周。

二年前高行周領兵到滑州去戰郭威,為什麼中途撤兵呢?他病了。滑州城外一場大戰,死了孟金龍等人,他上股火,又著了點兒涼,回去得了夾氣傷寒,臥床不起。兩天水米未進,可嚇壞了手下將官,生怕郭威乘機偷營。等高行周醒來和他商量怎麼辦,高行周知道他的病一時不能見好,又無援兵,傳令回高平關。

到了高平關病了好幾個月,剛要見好,又有細作報信:皇帝劉承佑駕崩,郭威繼位,改國號為“後周”。高行周聽完就昏過去了,醒來大哭,哭老主劉暠,又大罵郭威,悲傷過度,舊病復發。有心發兵去給劉承佑報仇,心有餘而力不足。染病在床,城中事由樂元福照料。他生來好氣,氣大傷身哪!又偏偏老有事:前不久郭威連發兩道詔書,勸高行周投降,並許給他高官厚祿,又把他氣個半死。

最近半年身體見好,也有精神了,叫樂元福招兵買馬,又派人給火山王楊袞送信,要求合兵攻打後周,替劉承佑報仇。送信人走了好久,不見楊袞回信,他又上火吃不下飯,睡不好覺,頭重腳輕,可他不敢說,怕夫人、兒子著急。

今天早晨高懷德出城去了,自己靜臥書房正看《春秋》,有軍卒來報,說後周發來兵將,正在紮營,好像是來打高平關。高行周氣得把書扔在地上:“老賊郭威欺我太甚!我沒發兵算你便宜,還敢來興兵犯境,這是找死。來呀!給我備馬抬搶,疆場列隊!”說完,要站起來,哪知道一股火撞得眼暈頭昏,心裡一陣亂跳,他又坐床上了,出了一身涼汗。

他閉上眼睛養養神,可把書童嚇壞了,急忙拿來藥研開喝下:“王爺你別出去了,等少爺回來吧。”

正這時,樂元福走進書房:“千歲,今有趙匡胤求見。”

“什麼,趙匡胤來了?帶多少人?”

“就一個人。”

“跑這送死,放他進域。傳本王將令,擊鼓升堂!”

“是。”樂元福出門傳將令:“元帥升堂!”後院是王府,前院是帥堂,鼓聲“咚咚”一響,忙壞了文武官員,跑去站立。中軍官騎馬到城下,舉起大令高喊:“王爺有令,放趙匡胤進城。”“喳!”“呼拉”過來二百來人,各拿弓箭守在城門洞兩旁,怕一開城門,後周的人馬衝進來。準備好了,開關去鎖,“吱呀呀”只開半扇門,放下吊橋。“哎!趙將軍請進吧。”趙匡胤打馬上吊橋,看著半開的黑洞洞的城門,活像只餓虎張著血盆大口。趙匡胤只覺得脖子後面直冒冷氣,回頭望望連營,暗想:多看一眼吧,不定能不能回來啦!又一想:大英雄視死如歸,畏畏縮縮讓人恥笑。趙匡胤催馬進了城門。中軍官高舉大令:“趙將軍隨我來!”

趙匡胤隨中軍直奔帥堂。路上趙匡胤合計,這話怎麼說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