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花怒放。若是我大明早行此道,那奸臣嚴嵩如何能把持朝政,讒害忠良?因此,恨不得早行此新法,以匡正乾坤。”

梁汝元道:“好,驚風,我心學門下,正要有此敢想敢為之氣魄,才能王公陽明之偉業。這樣吧,你且在武昌盤桓些時日,咱師徒倆慢慢研討。至於其中的密器,我在武昌倒也認得幾個精巧匠人,你可趁隙與他們商量。哪怕是造出一支神兵來,於我國朝的防務,也是大有好處的。”

第七百二十九章 策馬歸京

大明嘉靖三十八年(即公元1559年)春正月底,錦衣衛僉事加尚寶司少卿欽差嚴鴻,率隊自宣大凱旋而歸。沿官道行至將近皇城,卻看前面一騎飛奔而來,直達中軍。嚴鴻看時,來的卻是嚴府總管嚴興。嚴鴻知他是自己父親嚴世藩的心腹,忙叫他近前來道:“嚴興,可是府中有何訊息?”

嚴興走進嚴鴻馬前,拱手低語道:“大少爺,老太爺、老爺有話,請大少爺回京之後,便在府中不要外出,有要事相商。”

嚴鴻自知,此次在宣大把楊順斷送了,雖然有其道理,後續也處理得有模有樣,然楊順畢竟是嚴嵩的義子,這一番爺爺、爹爹多半要問罪。他趕忙道:“我已知道了,嚴興你回稟老太爺、老爺,就說定遵吩咐。”

嚴興去後,嚴鴻督促諸軍一路進發。張青硯道:“相公,我看老太爺此次,多半是要問楊順的事,相公卻要做好準備。而小閣老心思更多,楊順之死他未必在意,但對這宣大棋局,以及朝中之事,怕是還要更有其他指點。”

嚴鴻點點頭道:“你說的是,爺爺盤問我,倒是沒什麼好怕的,楊順自己先動手要致我於死地。至於我爹那邊,也只要隨機應變了。”

一路辛苦,到了北京城下。嚴鴻令俞大猷所部閩兵自歸軍營,又讓王霆等四個副千戶帶領錦衣衛隊伍回衙門去。嚴鴻自己帶著家丁隊伍和隨行腳伕,直奔菜市口而去。方到門口,卻看這回嚴大總管嚴年、嚴二總管嚴俠,居然並肩在門口。嚴俠臉上帶三分笑顏,卻是公事公辦的架勢,開口道:“大少爺。回來了?歇息下就快去老太爺的書房吧。老太爺和老爺都等急了。”

嚴俠也要緊上前,幫嚴鴻拉馬扶鞍子,臉上倒是真心笑容燦爛,口中道:“大少爺。您小心點兒。回院子裡喝口水吧。這一去幾個月。辛苦您了。”

嚴鴻也不跟他們多說,點頭示意便先直奔自家院子。卻看蘭貞早帶著墜兒、鴛鴦等在院外。見了嚴鴻。蘭貞上前一步,俏目微微泛紅:“鴻郎……你,你卻回來了。”伸出雙手,忽然緊緊抱住嚴鴻。淚珠兒不斷滾落下來。

嚴鴻忙道:“是啊是啊,我回來了。我不在時,辛苦蘭貞了。你看,這不沒事麼,你莫哭啊,莫哭。”

蘭貞只是哽咽不語,鴛鴦在一旁道:“姑爺。您這次去宣大,說是犒軍,怎麼又跟蒙古人打起來了。聽說您被圍在馬蓮堡,還說韃子有十萬鐵騎。看把小姐急的……”

嚴鴻道:“這些都是以訛傳訛,捕風捉影,不足為怪的。蒙古韃子一共也就兩三萬人,我在馬蓮堡身邊軍馬都有一萬多,真沒什麼怕的。好了,好蘭貞,別哭了,你看我平安回來了,還有什麼傷心的呢?”

蘭貞抽抽噎噎道:“你每回一出京,總是犯險,不是被白蓮教圍困,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