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心裡的計劃悄悄說出來後,山本五十六的眼睛雪然一亮。

。(未完待續。)

第759章 南海狂瀾(一)

三都澳的新馬尾造船廠內鑼鼓喧天鞭炮齊鳴,兩頭金獅踩著鼓點上下翻飛好不熱鬧。今天是向海軍交付戰艦的日子,所以碼頭上滿是白色海軍將官禮服的軍官和粗藍色工作服的水兵,每個人的餘光都停留在不遠處的三艘鉛灰色塗裝,懸掛滿旗等待出港的軍艦上。最前面是進行養護升級後的北京號戰列艦,後面兩艘分別是借用朝鮮訂購躲避海軍條約開工的湘江級輕巡洋艦的六號艦峽江號,和天山級登陸艦的首艦,天山號。

北京和湘江已經不算新銳,但天山級登陸艦卻是海軍的新寵。標準排水量1600噸,滿載4000噸,為節約成本全部採用民用標準,首尾開門佈局,遮蔽式高坦克甲板,使用兩部萊茵蘭計劃後自產德國man公司船用大馬力柴油機,最大航速13節,安裝有小口徑防空火炮,最大載重2050噸,可攜帶4艘登陸艇和16輛坦克。當然,這都是外表,真正讓海軍訂購的原因是它採用了最新的可變壓艙系統。

總所周知,吃水深的艦船適合越海航行,吃水淺的艦船適合開近灘頭,而登陸艦因為需要靠近海岸,就不能吃水太深。為解決這個問題,馬尾集團的工程師們耗費三年,終於研製出了可變壓艙系統,使得一條船同時具備這兩種能力。在海上行駛時可以灌入海水,增強船隻穩定性,登陸時則排出海水以減少吃水深度便於衝灘。

“秉文。”

雖然天山級是海軍擴充計劃中的重要專案,首批就將建造12艘,但秉文的目光卻被改進後的北京號戰列艦吸引。見到程璧光和王光雄等退役的老軍官還沒到到,就準備先上去詳細看看。剛踏上舷梯,沒想到後面就傳來呼喊聲。扭頭看去,第一艦隊司令沈鴻烈。和艦隊戰列艦支隊司令張兆洋齊步走來。

“成章兄,兆洋兄,你們怎麼也來了?”

三人可都是經歷過歐戰日德蘭海戰洗禮,還都參加過渤海海峽之戰的好友。沈鴻烈見他準備登艦,大笑道:“怎麼?堂堂秉司令員,也要搶我老沈的軍艦了?”

兩洋艦隊並不代表就是均分,第一艦隊主要目標是日本,為應對長門等日本戰列艦群,四艘北京級交付後全部歸第一艦隊,第二艦隊則拿到四艘全部的四川級航母。而最早的兩艘北海級航母則移交給第一艦隊。所以秉文還真是眼紅。笑道:“成章兄,要不我倆商量商量,你把北京號留我這裡三月,也讓我手下那幫小子見識見識。”

“滾蛋,上回安海的事情還沒找你們算賬呢!北京要是擱你手裡三月,老子回去指定還得大修!”沈鴻烈連忙擺手。

兩位司令員鬥嘴的場景,讓張兆洋和四周的軍官們暗暗好笑。不過說起來也是有趣,海軍雖然一家,但兩支艦隊明爭暗鬥卻是眾人皆知的秘密。老二看不慣老大的老派。老大看不慣老二保守,所以每次南北大演習都打得火星四濺。尤其是前年,沈鴻烈拉出兩艘老安海想搞夜間偷襲,恰好第二艦隊的湘江號輕巡當時被選為雷達測試艦。結果。。。。。第二艦隊動用了這艘本來不該出現在演習中的輕巡出任前哨偵查艦。於是“慘劇”發生,趁著黎明第二艦隊飛機潛艇一起上,還“深仇大恨”般動用十幾枚演習魚雷,其中一枚無巧不巧撞上螺旋槳導致損傷。

演習後沈鴻烈大喊冤枉不服。因為湘江號和雷達本身就不在演習計劃中,最後此事還鬧到總統耳中,用一句“實戰中。你還不準敵人用新武器?”直接踢走。

呵呵的笑聲中,眾人登上改裝一新的北京號。經過二十多年發展,民國在艦船設計上形成了自己的風格,不像日本採用繁雜的塔式艦島,反而更趨同法德的簡潔設計,所以經過大修的北京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