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層建築不僅非常優美,而且現代感十足。

但打仗不比誰外形好看。隨著海軍條約瓦解,各國紛紛建造新銳戰列艦,並出現了快速戰列艦等新概念,北京級已經逐漸跟不上海軍的發展速度,所以海軍內部研究後決定提前進行中期改進,主要提升防空、動力和艦炮的能力。面前改進後的北京級標準排水量已經增至36200噸,滿載44520噸,最大航速提高到32節,續航力縮短至15節/12600海里。除各自增加一部對空和對海雷達外,還更換了10門新的雙聯l56/120毫米高平兩用炮、原來的12座四聯40毫米速射機不變,24門雙聯25毫米機關炮也保留下來,但安裝了新的火控瞄準具,防空火力更強。

最大改進來自主炮,原來的l47/380毫米主炮在各國新銳面前已經不夠用,所以此次海軍將其替換成新設計的l50/380毫米主炮,用加長倍徑的辦法提升射程和穿甲能力。從實彈射擊的實驗結果看,新的l50型主炮與法國黎塞留級使用的主炮相當,最大射程42500米,使用新研製的穿甲彈後,三萬米垂直穿深可達339毫米,已經接近山東級採用的l50/406毫米艦炮的357毫米的威力。

當然,為加強威力採用大藥室,增加發射藥後付出的代價也比較大,炮管和藥室的壽命下降很多。但即便如此,在中日兩國新戰列艦服役前,北京級依然是當之無愧的遠東之王!只不過由於資料嚴格保密,海軍又故意散播火炮質量不佳等假訊息,這次改裝前還策劃過一起所謂的“火炮質量舞弊案”,又故意將改裝時間延緩大半年裝出火炮質量缺陷的假象後,導致各國對北京級評價不高,認為其綜合作戰能力弱於世界七大主力艦。

這麼好的一艘戰列艦,當然是任何海軍將領的心儀目標,即使第二艦隊是鐵桿航空派,也不妨礙秉文想要一艘當假想敵來操練幾個月。但沈鴻烈怎麼會答應,這可是自己的寶貝!萬一被魚雷炸彈啥的砸出幾個凹坑,算誰的啊?

“成章兄,聽說日本的蒼龍號馬上要交付了?”走進艦橋參觀時,秉文一邊暗想等南北演習開始後,一定要拿這個大傢伙出出氣,一邊詢問老對手的情況。

由於面對的目標不同,所以沈鴻烈更重視日本海軍的擴張,說道:“確實。情報說,蒼龍號下月初就能交付,飛龍號最遲年底,鶴翔和瑞鶴這兩艘明年下半年也能完工。兩艘長門、兩艘扶桑去年就全部改進完畢,四艘金剛和兩艘伊勢的改進年底前也能全部完工。日本還啟用了封存的四艘河內級充當二線力量,大和級的第一艘年底也要下水,預計41年年底能交付。重巡上,四艘最上級明年中能全部完工,四艘利根級也已經開工,前兩艘速度最快已經過半。情報說,蘇聯的貸款和物資拿到後,日本為對付我們這次的海軍法案,也已經透過繼續建造三雲龍級航母、四艘阿賀野級、四艘大澱級輕巡洋艦、三十二艘驅逐艦和潛艇的計劃來對付我們,但我估摸著,這筆錢他們恐怕一時半會是拿不出來了。

話說回來,即便是暫時拿不出,他們的整體備戰也比我們早三年,前幾年又沒有陸軍拖累,加之美蘇故意支援,只要南下撈到油水就能迅速開工。所以我粗粗算了下,到41年底他們的總噸位恐怕要超過130萬噸,我們的四艘山東、六艘西安重巡到41年底能否服役還未嘗可知,再減去我那兩艘老安海,把天山和補給艦這些輔助船撇開,即便四艘兩萬九的遼寧級航母明年全部服役,撐死也就百來萬。”沈鴻烈皺著眉頭娓娓而談,語氣裡面有著那麼一絲倒苦水的意思,因為大家都知道秉文和楊秋的關係,有時候他說話比陳紹寬都有用。

秉文點點頭,由於國內軍備比日本晚了整整兩年,雖然工業強但海軍建設是需要時間的,山東級和西安級都是36年海軍法案中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