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生活所迫的漢人如潮水般湧向塞北,至萬曆年間,豐州附近的漢人已達十萬以上。這些漢人不僅為豐州川帶來大批農業勞動力,也帶來了工具、技術、物種等。他們開良田萬頃,植穀物蔬菜,每年收穫,可充穀倉,造就了一個塞外江南。

大青山下,黑河之泮,一望際的豐州川上,星羅棋佈的蒙古包間,出現了成百上千蒙漢雜處聚居的農業板升。

嘉靖四十四年,大板升城修成,這也就是後來的歸化城,後世稱為——呼和浩特。

只是現在,林丹汗給黃臺吉打的一路逃竄到了甘肅的大草灘,歸化城也毀了,那片塞外江南,成了一片白地。

“這麼說?”董策眯著眼睛問道:“你對去往北邊兒的道路關口,都很熟悉了?”

陸添丁小心翼翼道:“是知道一些。俺這倆兒子,常年生長在那邊,比俺還更精熟。”

董策笑笑:“很好,很好。”

說著便是轉身離開,留下莫名其妙的三人。

……

正月初六日。

磐石堡百姓們的年假放的挺短,從正月初三開始就幹活兒了。年前其實就已經把活計給乾的差不多了,只剩下一些收尾的工作,大約只用了兩天的時間,便把所需建造的一應建築物完工了。

四座長長的營房中間夾著面積巨大的大校場,大校場的南側乃是食堂和澡堂,和董策的官邸遙遙相對。在董策的官邸前面,已然是建好了一座大照壁,如此一來,便是大校場上人聲再怎麼鼎沸,也保證府中辦事工作不會受到太大的影響,更是遮住了所有好奇的目光。在大照壁前面,則是建起了一座點將臺,這是以後董策視察操演之場所。

這就是整個的軍營了。

在軍營外面,沒有建造圍牆,只是圍了一圈兒一丈高的木頭柵欄,刁斗森嚴。只開了一道大門,正對著大校場。

總體來說,軍營已經是建造的非常完善了,士兵可以直接入住,在軍營中一應訓練,吃飯,睡覺,都是不受影響。

比較遺憾的是,位於董策千戶官邸兩側的令史衙和守備衙都沒有建好,這算是專業性的建築了,單靠著高大年和孫武木兩個泥瓦匠指揮著一幫農民可玩兒不轉,得去請專業的施工隊伍才成。因此只是在事先劃好的兩塊土地上建起了幾座房子,略充當辦公之用。

同樣的還有李貴等人的宅子,看樣子他們要想搬進來,還是得等些日子了。

不過也用不太久,過了十五基本上各行各業就都活泛起來了,到時候請了幾個隊伍進來,只要是捨得花銀子,用不幾日就能完工。

正因為一切準備妥當,挑選兵丁的日子也就被提前到了正月初六這一日。

這一日,軍營南邊的那片空地上,磐石堡所有的百姓都聚集在此,有些焦急的等待著。他們多半都在低頭交頭接耳,這樣多少有利於緩解焦躁緊張的情緒。

雖說選兵是男人的事兒,但是能不能選上,卻是關乎一家人以後日子過得怎麼樣的大事兒。選上了,就意味著則再也不需要自己操心,只管每日好生操練,吃住都是公中發給,衣服每年都有幾套,食堂吃飯,飯菜管飽,還能見肉。除此之外,每個月還發給八斗糧食,供給家中之用。

來到磐石堡的這些百姓,但凡家中口數繁多,一家五六七八口人的,基本上都成了董策的佃戶。而這些留在磐石堡的,家庭結構簡單,成員也少,便是多的,一家也就是四口人。就以最多的四口人來算,男人當兵,吃用都在公中,不用吃發的糧食,每個月這八斗糧食,足夠家中其他人吃用了。

而且百姓們都知道董大老爺說一不二,他既然說是八斗,想來是一定不會打折扣的。

這樣一來,人人都是踴躍的想要從軍當兵,為自己,為家人,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