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好法子來養紫菜,絕不會碰到整塊紫菜礁上都採不到紫菜的狀況,一定會只賺不賠!”

“什麼法子那麼好使,竟能夠只賺不賠?”

楊大柱有些不信的問道,隨後補了句話證明自己不是隨意懷疑魚兒的說辭:“阿妹,你莫不是年紀小叫人哄了去了吧?這天底下哪有那樣的好法子?阿爹當了幾十年的漁民也沒聽人提起過,只聽人家說養紫菜都得靠運氣。”

魚兒聞言笑眯眯的同楊大柱賣起了關子來:“阿爹,難道你連我也不信嗎?我什麼時候讓咱家做過賠本的生意?”

“這……”

魚兒見楊大柱還是有些猶豫,馬上苦口婆心的勸道:“阿爹、阿母,咱家得想個別的什麼法子多掙點銀子才是,否則日後幾個哥哥再添上幾位小侄子,那咱家可就又要過回那窮得揭不開鍋的日子了!”

魚兒說的也正是楊大柱夫婦眼下所愁的,畢竟打漁種田來錢確實是慢,且還經常難以維持溫飽。更何況家裡先前的一點積蓄都花在了找魚兒上面,雖然眼下還不至於回到那揭不開鍋的境地,但狀況卻不是太好。

而眼下魚兒雖然能夠繡點物事、雕刻幾幅影畫換錢來補貼家用,可這畢竟是魚兒一人的本事、不是楊家一家人的本事,將來總不能魚兒出嫁為人婦了,還在夫家做這些物事賣了給孃家補貼家用吧?

這也是魚兒一心想給楊家找一個能夠傳承下去,或者不會因為她出嫁而斷了的財路的原因,畢竟若是撇開楊家這一大家子不說,魚兒自個兒靠著手上的兩項活計,維持溫飽已是綽綽有餘。

因此楊大柱夫婦想通了這一層,再仔細的把魚兒的提議一琢磨,還真是有點心動———這養紫菜可比打漁種田賺錢多了,當然前提必須是這紫菜養得好採割得多,否則可能連租紫菜礁的本錢都賺不回來。

而魚兒見楊大柱夫婦心動,很快便靈機一動再想了個一舉兩得的法子:“阿爹、阿母,再說了,既然你們急著替我物色好人家,那還不得趕緊把我的嫁妝備起來?否則要是遇上好人家、對方急著要我嫁過去,因我們家沒能備齊嫁妝而耽誤了,那可不就得不償失了……”

魚兒話說到最後有些不自在的乾咳了兩聲,把心裡的那絲不自在壓下去後,才強自鎮定的繼續說道:“若是我們家一成不變的只靠打漁和種田,那最多也就只能勉強維持溫飽,想多賺些銀錢讓將來的小侄子們少受點苦,怕是沒指望了。”

其實魚兒口中的“小侄子”,一時半會兒也不會生太多出來,因此楊大柱夫婦先前才不會急著想法子賺錢。不過魚兒硬著頭皮提出來的嫁妝一說,倒是讓楊大柱夫婦十分重視,仔細斟酌過更是覺得魚兒的話十分有理。

加上有許多由魚兒出主意掙到銀子的例子擺在前頭———比如當年也是魚兒主張種黃豆、醃製豆腐乳的,烤魚烤蝦的點子更是魚兒一人想出來的,就連眼下楊家住的大屋也是魚兒好心有好報換來的。

於是鑑於魚兒以前的表現實在太過出眾、幫楊家掙了不少錢,楊大柱和劉氏最終還是狠下心來決意再聽魚兒一回,好好的搏一把讓楊家走出那一成不變的境地。

而魚兒見楊大柱夫婦答應了,心裡立馬有了一絲竊喜,心想既然楊大柱夫婦是為了她的嫁妝才下定決心養紫菜的,那隻要她的嫁妝一時半會兒沒辦法體體面面的湊齊,他們也就不能再急著把她嫁出去了……

這“嫁妝”兩個字還真是個一箭雙鵰的好法子!

於是勸服了楊大柱夫婦、並順道把自家的小煩惱解決了後,魚兒馬上歡歡喜喜的同楊大柱他們商量起養紫菜一事的細節來,而這楊家若是想要養紫菜,第一步就是要租幾塊紫菜礁回來才是,畢竟有礁才能有紫菜。

有了這個初步打算,魚兒隨後便把哥哥嫂嫂都叫齊了,一家人認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