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時基地的各項建設有條不紊地進行著,而農業復興則是重中之重。畢竟,只有解決了食物問題,人類才能在這個災後的世界站穩腳跟並謀求進一步發展。

在倖存者中,有幾位是農業方面的專家。他們雖然在末世的災難中歷經磨難,但心中始終懷揣著對農業的熱愛和專業知識的自信。林時找到了他們,希望他們能夠在臨時基地開啟農業復興的偉大工程。

這幾位專家在基地周邊仔細考察了土壤、水源和氣候等條件。儘管環境比災前惡劣了許多,但他們也發現了一些有利因素。例如,這片土地雖然遭受過一定程度的破壞,但土壤的肥力在經過一段時間的自然沉澱後,依然具有一定的潛力。而且,附近的水源相對充足,只要合理利用,完全可以滿足農作物生長的需求。

林時深知他們面臨的困難,為了助力農業復興,他決定動用聚寶盆空間的資源。林時來到一片空地上,閉上眼睛,集中精力,從聚寶盆空間中取出了一些優良的種子和適合種植的土壤樣本。

這些種子可不一般,它們是經過特殊培育的品種,具有更強的抗病蟲害能力和適應惡劣環境的特性。而土壤樣本則蘊含著豐富的養分,能夠為種子的發芽和生長提供良好的基礎。

農業專家們看到這些珍貴的資源,眼睛裡閃爍著興奮的光芒。他們小心翼翼地接過種子和土壤樣本,彷彿接過了人類未來的希望。

他們首先在臨時基地開闢出了一塊專門的試驗田。這塊試驗田的位置經過精心挑選,陽光充足,靠近水源,而且土壤經過了特殊的改良。他們將從聚寶盆空間取出的土壤樣本與本地土壤混合在一起,按照精確的比例調配,以達到最佳的肥力狀態。

然後,他們開始播種。每一顆種子都被仔細地埋入土裡,專家們的動作輕柔而專注,就像在對待稀世珍寶。播種完成後,他們在田地裡設定了簡易的灌溉系統,確保土壤能夠保持適當的溼度。

在等待種子發芽的過程中,專家們也沒有閒著。他們開始對基地內其他的農田進行規劃和整理。他們指導其他倖存者如何翻耕土地,如何識別土壤的優劣,以及如何避免過度開墾造成土壤流失。

同時,他們還著手建立了一個小型的肥料製作工坊。在這個工坊裡,他們利用基地內的有機廢物,如落葉、動物糞便等,製作天然的肥料。這種肥料不僅環保,而且能夠有效地提高土壤的肥力。

日子一天天過去,終於,試驗田裡傳來了令人振奮的訊息 —— 種子發芽了。嫩綠的芽苗從土裡探出腦袋,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生機勃勃。這一幕讓所有看到的人都充滿了希望。

隨著芽苗的生長,農業專家們更加忙碌了。他們需要時刻關注農作物的生長狀況,防止病蟲害的侵襲。他們在田地裡設定了一些簡單的防蟲網,並且每天都會仔細檢查農作物的葉子和莖幹,一旦發現有病蟲害的跡象,就會立即採取措施。

為了提高農作物的產量,他們還嘗試了一些新的種植技術。例如,採用間作和套種的方法,讓不同的農作物在同一塊土地上相互促進生長。

在這個過程中,其他倖存者也積極參與到農業生產中來。他們向專家們學習種植技術,幫忙澆水、施肥、除草。整個臨時基地充滿了一種熱火朝天的農業生產氛圍。

然而,困難也接踵而至。有一段時間,天氣突然變得異常乾旱,水源供應開始緊張。這對正在生長的農作物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威脅。

林時和農業專家們緊急商討對策。他們決定一方面節約用水,調整灌溉策略,優先保證幼苗的用水需求;另一方面,組織人員尋找新的水源。

經過一番努力,他們在基地附近的山脈中發現了一處地下水源。林時帶領一些倖存者挖掘了一條簡易的引水渠,將地下水源引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