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江木沒有馬上賦予大豆這些特性。

反而在電腦前寫起了論文。

“你終於開始寫論文了?”

陽心怡來到江木辦公室看到這場景,吃驚地問道。

這一年來。

外界對江木的態度從最開始的質疑變成現在的佩服。

但在學術圈中還是有人不認可。

因為他自從畢業後就沒發表過一篇正式論文。

甚至有人惡意猜測,那些成果可能不是他研究出來的。

不然為什麼他不把研究成果以論文形式發表呢?

這種質疑聲一直存在。

但因為江木取得的成績實在太大。

這些人也只敢偷偷地背後議論。

而江木自己倒是並不在意這些聲音。

所以,陽心怡對他現在突然要寫論文感到十分好奇。

是不是他又在乎這些看法了?

江木笑了笑說:“你知道嗎,在大學裡我就一直想寫一篇關於轉基因大豆的研究論文,只是當時準備不夠充分,畢業時沒能選擇這個主題。”

“這一年多來,我一直都在做相關的工作,感覺時機已經成熟了,現在正好可以寫了。”

陽心怡豎起大拇指鼓勵道:“那就開始吧,我會支援你的。”

接下來,江木投入了寫作當中。

他在這篇論文裡融入了不少創新性思維,同時也有理論支撐。

幾天後,論文完成。

《論大豆新品種的培育方法》

在文章中,江木介紹了一種培育轉基因大豆的新途徑。

按照這種方法培育出來的大豆會具備高產、高蛋白和高油脂的優點。

但這也是個理想化的設想。

真想要實現其實很不容易。

但江木對此並沒有擔憂。

實際上他也並沒打算按這種方法去操作。

他的方式依然是透過給予種子某些特性來培育新品種。

他發表這篇論文的目的之一是要證明自己的能力。

另一個原因則是想讓那些嫉妒的人去琢磨這個問題。

萬一真的研究出來了,也能證明自己的思路是正確的。

查完重複率之後,江木整理好了資料夾。

將論文發給了《農業科學報》。

這是一份全國知名的綜合型農業科技期刊。

許多專業領域內的專家都會在此發表作品。

通常情況下新人的稿子不太容易被錄用。

但這點江木倒是一點也不擔心。

哪怕寫的再怎麼不好。

只要署名是他。

編輯也會給機會發表。

名人效應有時候就是這麼明顯。

在《農業科學報》雜誌社。

葛敬安作為審稿編輯剛剛活動了一下筋骨。

由於期刊的影響面很大。

全國各地很多學者都會提交自己的科研成果。

並且論文發表情況還關係到他們評級晉升的事。

每個人每年都至少會提交一篇論文供評審。

每天面對這麼多稿件讓他有時也會覺得有點累。

不過,作為初審編輯,工作相對來說還是稍微寬鬆一些的。

經過他這邊的第一輪檢查,後續還會繼續轉交給二審以及最終的總編稽核。

久經沙場,葛敬安的經驗十分豐富。

有的時候只需看題目和摘要就能判斷出一篇文章的好壞。

“還有一個小時就要下班……要不要先放鬆下?”

這種偷懶的想法在他的腦海裡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