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中國正處於黎明前最為黑暗的時刻,內憂外患交織,民族危機深重。自辛亥革命後,雖推翻了封建帝制,可國家並未真正走向民主富強,反而陷入了軍閥混戰的泥沼。北洋軍閥各派系爭權奪利,割據一方,戰火在中華大地四處蔓延,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經濟遭到嚴重破壞,民族工商業舉步維艱,傳統農業也因戰亂、苛捐雜稅而衰敗不堪。

在國際上,中國剛經歷了巴黎和會的沉重打擊。本以為作為一戰協約國成員,能在戰後收回被德國侵佔的山東權益,卻不想列強無視中國的合理訴求,將山東權益轉手交給了日本,這一公然的強盜行徑,深深刺痛了每一箇中國人的心,也讓國人看清了列強妄圖繼續欺壓中國、瓜分中國利益的醜惡嘴臉。

據當時的歷史文獻資料記載:“己未年,巴黎和會之恥,激國人憤慨,五四運動遂起,如燎原之火,燃遍華夏,青年學子首倡,各界響應,欲以熱血醒世,挽國家於危亡,爭主權之獨立也。”可見,巴黎和會的不公直接點燃了五四運動的導火索,一場波瀾壯闊的愛國運動就此在中華大地湧起,無數中華兒女決心用自己的行動,向列強和腐朽的北洋軍閥政府抗爭,扞衛國家尊嚴與民族權益。

葛明,時年四十七歲,是一位任教於北京大學的愛國知識分子,性格剛正不阿,心懷滿腔熱血,對國家的命運有著深深的憂慮,對民主自由有著執著的追求。平日裡,他便常向學生們講述國家的現狀,傳播進步思想,鼓勵學生們要為國家的崛起而努力讀書,時刻關注國家大事。

年初,葛明在北大的校園裡,就能感受到那壓抑又即將爆發的氛圍。學生們聽聞巴黎和會的訊息後,個個義憤填膺,時常聚在一起討論著如何才能改變這屈辱的局面。葛明也常參與到學生們的討論中,用自己的學識和見解,引導他們更深入地思考國家的前途與民族的命運。

“老師,咱們就這麼眼睜睜看著山東被日本奪走嗎?這太不公平了!”一位學生氣憤地說道。

葛明眉頭緊皺,目光堅定:“當然不能,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咱們一定要想辦法讓政府和列強知道,咱們中國人絕不接受這樣的屈辱!”

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們的憤怒情緒愈發高漲,組織抗議活動的呼聲也越來越強烈。葛明積極參與到學生們的籌備工作之中,他利用自己的人脈,幫忙聯絡其他學校的師生,共同謀劃一場能引起全國乃至國際關注的大規模抗議活動。

在五月三日的夜晚,北大的一間教室裡,燈火通明,葛明和一群學生骨幹圍坐在一起,商討著第二天遊行示威的具體細節。

“咱們一定要確保遊行的秩序,口號要響亮且統一,要讓所有人都知道我們的訴求是正義的,是為了國家的主權和尊嚴。”葛明嚴肅地說道。

“葛老師,您放心吧,同學們都憋著一股勁兒呢,一定會嚴格遵守紀律的。”一位學生回應道。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確定了遊行的路線、口號以及組織分工等重要事項。那一夜,每個人的心中都充滿了激動與期待,他們深知,明天的這場行動,或許將改變中國的歷史程序。

五月四日,這注定是一個載入史冊的日子。上午,北京的天空略顯陰沉,卻絲毫阻擋不了學生們如火的熱情。葛明和北大的師生們早早地集合在了校園裡,大家手持標語,高呼著“外爭主權,內除國賊”“還我山東,廢除二十一條”等口號,浩浩蕩蕩地朝著天安門廣場進發。

一路上,不斷有其他學校的學生加入進來,隊伍越來越壯大,那震天的口號聲彷彿是在向全世界宣告中國人民的憤怒與抗爭。葛明走在隊伍之中,看著身邊這些充滿朝氣卻又滿臉堅毅的學生們,心中滿是感慨,同時也充滿了力量,他知道,此刻他們代表的是整個中華民族的不屈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