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殺雞儆猴給誰看?(第1/4頁)
章節報錯
儘管入了相閣,但趙正仍舊如往常一般,往朝堂上一坐,一言不發。
今日朝中議事,原本也盡圍繞河隴戰事而來,其中夾雜一些雜務,均不足掛齒。
兵部報說吐谷渾前線戰勢趨向平穩,唐軍鋒銳阻於當拉山下,沿山布寨四十七座、八十餘里。近來當拉山偶有山洪,魏王立足求穩,未多有進攻。反觀蕃軍在當拉山一線,已逐漸形成氣候,幾十萬人沿山一字排開,針鋒相對。
另報河隴軍糧排程日前稍有頻繁,已超日常用度。唐軍在吐谷渾搶徵當季麥收,共計二十六萬石,其中有八萬石左右,徵的是大唐屯田軍的。
河隴各州餘糧報約一百二十餘萬石,涼州都督府今夏新徵稅糧四十餘萬石,另有加購,購得三十餘萬石,此多項累加,共計越二百三十萬石。起算二十三萬大軍,人均愈千斤。
涼州馬場、吐谷渾草原、各州牧草越存馬秣超百萬石。今年民稅交繳,多以菽、馬草等馬秣充糧達兩成,是以十分充足。
淮西道、山南道、山東道糧草起運已陸續執行,前日便有山南越七萬石糧秣經關中運往大散關。若戰事延至明歲,後續糧秣,理當是錦上添花。
興慶帝聞言十分高興,視線幾次看向了趙正。
“朕曾聞涼州都督府報說,若遷移民,屯軍戶,涼州兵馬吃糧不靠朝廷一分一文。當初朕亦不敢相信,此時報文在手,朕心甚慰啊!趙元良,你當記首功啊!”
趙正不動聲色,“臣不敢居功。臣當日起草太平倉時,乃因當時糧賤。糧賤則傷農,是以初衷也只不過是為了平抑糧價而已。至於河隴征戰之糧,實乃河隴百姓操持數年所獲,才有今日之盛況。加之戶部眾僚相幫、各道馳援,眾志陳誠,是以才沒了河隴的後顧之憂。”
“趙相倒是謙虛啊。”興慶帝笑笑,轉而道:“不過軍糧之事,原本由戶部統管。今日元良領左司入相,當以兵部、戶部、工部為一體,坐府辦公,可莫再因事告假了。”
趙正點頭推禮:“臣,定當竭盡全力,鞠躬盡瘁!”
鄭西元出列,道:“趙相可得記得今日在朝堂所言,今時不同往日,趙相肩上可是挑著半個大唐啊!”
兩人對視而笑,趙正恭敬道:“鄭相言重了。朝中私下均言,聖人是半個大唐,鄭相是另半個大唐。我趙元良,只不過居有微末之功,承蒙聖人親垂,鄭相抬愛,才有今日朝堂之形勢。不過區區螢火,豈能與鄭相爭輝!”
趙正在聖人面前將他與鑾駕相提並論,這話多少有些口無遮攔。全然沒給把自己親自抬入相閣的鄭西元留餘地。此言一出,滿堂譁然。趙金玉拉了拉趙正的袖子,示意他不要太放肆了。鄭西元的臉色也變了變,只是沒有當場發作。
倒是一直站在鄭西元右邊的渠國公,回頭瞟了一眼趙正,臉上透著一些不屑,“趙相這人長得漂亮,說話卻不如長得好看。”
“是嗎?”趙正滿臉疑惑,道:“不知王相說的是哪一句話不漂亮?鄭相乃當朝肱骨,執掌三省。便是連聖人旨意也能隨意封駁,可不是擔著半個大唐麼?”
“且莫要胡言亂語!門下省封駁聖意,那是依律依章辦事,哪有趙相說的這般隨意?”鄭西元辯解道:“更何況,聖人的旨意,又豈能輕易封駁的?”
“是這樣啊?!”趙正雙手持著朝板,一邊思考一邊踱步出列,轉身面向鄭西元與王靖,眨了眨眼睛,問道:“既是依律依章辦事,那去歲左恩慶領兵攻打南詔,門下省何在?太子代聖人發旨,門下省又是如何審讀的?”
朝堂上宰執吵架,對聖人來說,其實還多是抱著看熱鬧的心情來的。因為這代表著宰執們不是坑壑一氣,聖人高高在上,只須冷眼旁觀,便能在其中找到平衡點。這對官場對聖人來說,是好事。怕就怕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