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參觀團(第1/2頁)
章節報錯
瀋州經過二十幾年的大規模城市改造,早已實現了從傳統工業城市向現代化大都市的轉變,一座座嶄新的高新技術工廠彰顯著這座老牌重工業城市強勁的底蘊,多家大型企業率先完成了智慧化改造,推動產業升級。
賈銘章並沒有打算主動把李墨曜介紹給其他企業主,他們兩人在大巴車上找了個比較靠後的位置並排坐在一起。
看著時間表和企業名錄,李墨曜好奇地問:“怎麼沒有裡達工廠?”
裡達工廠是寶馬集團在中國瀋州生產基地的第三個整車工廠,正式開業於2022年6月23日,是一座高度智慧化、數字化的先進工廠,其虛擬現實技術與其“元宇宙”工廠的概念完全吻合,工廠從動工到投產僅用了兩年多時間,比正常工期縮短了6個月,其可持續發展的綠色環保理念給未來工廠提供了標準的參照樣板,可以說是工業40時代的典範。
“畢竟是外資。”賈銘章沒有多說什麼,聰明人一點就透嘛。
參觀名錄上沒有裡達工廠讓李墨曜有點兒失望,不過他也很久沒看看家鄉的現狀了,對賈總的安排他還是滿意的。
這次參觀學習是市裡組織的中小企業論壇的一部分,賈銘章把李墨曜請來是有自己的小算盤的,與別家不同,眾誠面臨的情況是必須改、馬上改、不改不行。地已經圈了,廠房也開工了,而且相應的一套數改方案也都做出來了,如果沒有李墨曜的橫空出世,這會兒已經沒有什麼異議了。
第一站就是瀋州的明星企業——沈鼓集團。
這座超大型企業歷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1934年,其前身是日滿剛材株式會社,當時是一家由日本人經營的礦車廠。隨著歷史的變遷,沈鼓集團經歷了多次更名和重組,逐漸發展成為我國重要的通用機械裝備製造企業。
參觀還沒開始,李墨曜就被背景牆上豪橫的標語給震住了——“智造強芯,裝備世界”
好強大的底氣呀。
離開家鄉很多年了,此時看到這條標語,李墨曜不由得從心底生出自豪感,心裡激動的都不知道用什麼形容詞好了:這他孃的……真……
不愧是瀋州,不愧是沈鼓!就這氣魄絕不是一般企業能有的,敢喊出這種口號那得是何等底蘊!
工業軟體是行家,工業產品就不行了,跟著講解員的步伐,聽著一個個的新鮮名詞,李墨曜激盪的心跳得更快了。
“我們的企業文化就是責任擔當鑄就‘大國重器’,七十年來,本集團肩負著裝備強國的使命和歷史責任,多次打破國際巨頭的壟斷,在能源、化工等國家支柱產業領域為我國創造了數百個第一,成功研製出大國重器,填補了國內空白……”
也許這些詞講解員說已熟記於心,但能從他的表情上看出,說出這些話的時候他依然很激動,那是發自心底的自豪,是一種在其它企業很難看到的血脈共榮的關係。
不,在瀋州乃至整個東北,這種共榮關係依然有根基,它們看似在表面不存在了,實際上仍然浸染在每個能夠令員工自豪的企業裡。
這是瀋州文化,是瀋州人的靈魂……
“哎呀,咱們這輩子是做不到這種規模了,想都不要想。”
“想什麼呢?人家是大型國企,咱們……”
參觀的時間並不長,甚至有點兒走馬觀花。不過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就在聽見幾個企業主出來後的對話時,李墨曜已經在手機上做了簡要記錄。
erp系統:特點,嵌入自主研發的“北極星”模式中,“中西合璧”。
s系統:實現了生產計劃的精確執行、生產過程的實時監控和生產資料的全面採集與分析。
pd系統:特點,支援並行工程。
等等……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