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南科大的李華林教授和他的助理宇文東來了。根據合作協議,他們要來協助裝置安裝。當李華林教授來到食品廠車間時,他被驚呆了,眼前的就是一個標準化的食品加工車間,而加工裝置正一溜排開,等待著最後的定位、安裝、試車。很快,幾個人投入工作,準備對十二臺加工裝置逐一定位。

按照加工工序,熱勻機是第一個關鍵裝置,而對這臺裝置,袁梁和李華林教授產生了分歧。李華林教授的方案是直接固定,並按照一字型排列裝置。而袁梁的意見是,不只是要和前道裝置進行隔斷,而且裝置要加高一米,並且裝置的管道要繞彎九十度再排放。袁梁說,隔斷是考慮到前後道工序的生熟之分,以衛生的角度考慮,而加高裝置的話,前面的工序就可以直排過來,更加提高效率,而不要人工上料,而幾十度的角則是增加原料的混合時間,使之更加均勻。電話打給榕輕廠,榕輕廠的工程師說都有道理。當然,李華林教授堅持己見,黑著臉就回了賓館。

袁梁沒有理會李華林教授的固執,因為華南科大的實驗室裡,和這裡不是一樣的佈局。此地非彼地,那裡是實驗室,每次的批次是五十瓶,而這裡是批次化的生產規模。那裡的裝置簡陋,都是實驗性質的,而這裡的裝置都是工業化的成熟裝置。袁梁執意按照自己的方案定位、安裝,而李華林教授則說,失敗了再改也行。

所有的裝置都進行了排列、定位,李華林教授和宇文東就回沙城了,待裝置除錯的時候再過來。

上午,袁梁和唐漢平正指揮著安裝裝置,徐有才走了過來,徐有才擺手示意袁梁,袁梁招呼著來到了辦公室。

袁梁倒了杯水,喝了一小口:“我這裡沒有杯子,飲料也沒生產出來,就不給你倒水了。”辦公室的門是開著的,徐有才看看門外:“外面傳的訊息可不好聽,你知道嗎?”袁梁吹著水:“我這幾天忙得不得了,外面的訊息我是一點都不知道。”徐有才說:“不是外面的訊息,是關於食品廠的訊息,是關於你的訊息。”袁梁放下杯子:“關於我的,有啥好訊息?”徐有才一笑:“好訊息,美得你。我聽到的傳言是,你在榕城廠那裡買裝置的時候吃了回扣。”

幾乎是晴天霹靂,這謠造的也太離譜了吧。袁梁說:“謠言,謠言,無稽之談吧。”徐有才說:“無稽之談?人家可是有稽之談,說得有鼻子有眼的。”袁梁站在門口,喊過來唐漢平:“唐工,你是和我一塊去的榕輕廠,你說說吧。”唐漢平丈二的和尚,還不知道什麼事,徐有才就又把傳言說說。唐漢平一聽就跳了起來:“這哪裡的混蛋,這就是誣陷,就是造謠。”

徐有才說:“人家可是說得有鼻子有眼的,去榕城的只有你們三個吧,你們三個最清楚。”唐漢平和袁梁對視了一眼,似乎是明白了點什麼。袁梁看著徐有才說:“你再順著捋捋,看到底是從哪裡傳過來的這訊息。”徐有才看一眼袁梁,走了。

袁梁和唐漢平坐在那裡,唐漢平想抽菸,但掏出來又放進了口袋裡。唐漢平在桌子上捶了一拳:“這什麼混蛋玩意,你還記得嗎,剛到榕輕廠下車的時候,那位就給我說,讓我跟著你,說是人家廠家會有回扣啥的;回來的車上,罵了一路,罵人家的飯不好吃,罵住得差,罵人家不懂事也不送點特產啥的,還問我給人家要沒要東西。你說,可不就是他造的謠,可他為啥害你呀。”

袁梁沉思著,有人造謠是因為熱衷於捕風捉影,有人造謠是因為他和你有仇有過節,有人造謠中傷別人的同時自己可以得利,有人造謠什麼也不因為,或只是看不慣你,或是為了造謠而造謠。袁梁擺擺手,走出去繼續安裝裝置。

有電話打到食品廠,袁梁接起來,是周副廠長。袁梁來到周副廠長的辦公室,臉上的汗還沒有消去。周副廠長看著袁梁:“怎麼樣,安裝怎麼樣了?”袁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