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孔希學與一眾儒士上朝(4)(第1/3頁)
章節報錯
朱元璋目光平靜地看著朝堂上這跪成一片、聲淚俱下的儒士們,緩緩開口:“都平身吧。”
聲音不高,卻瞬間讓朝堂上嘈雜的哭訴聲戛然而止。
待儒士們紛紛站起身來,不約而同地朝著孔希學投去鄙夷的一瞥,眼神中滿是不屑與憤怒。
朱元璋目光緩緩掃過眾人,“諸位所言,朕都聽進去了。”
“但改革之事,關乎我大明的興衰,朕絕不能僅憑一面之詞就倉促決定。”
說罷,他轉頭看向朱標,眼神中帶著期許與信任,“標兒,你主掌中書省,主持改革事宜,他們所說的這些情況,都是真的麼?”
朱標自信滿滿,向前踏出一步,“父皇,並非如此。”
“兒臣以為,他們可能並未深入細緻地觀察,僅僅是道聽途說,便匆忙地下了論斷。”
他轉身目光炯炯,直視著陳老,“您說因允許女子進入工坊做工,工錢有所減少,還導致男子失業,這實在是無稽之談。”
“事實上,女子進入工坊,憑藉她們的心靈手巧,在一些精細工作上展現出了獨特的優勢,為工坊帶來了更高的效益。”
“工錢方面,朝廷早有明確規定,秉持同工同酬原則,絕不存在刻意壓低女子工錢的情況。”
“這是維護公平正義的基本準則,也是改革穩步推進的重要保障。”
“至於男子失業一事,更是毫無根據。”
“據孤所知,城外新成立的工廠,發展勢頭迅猛,一直都在大量招人。”
“只要男工們願意放下偏見,積極應聘,根本不存在失業的問題。”
說完,朱標再次轉身,面向朱元璋恭敬地拱手道,“父皇,改革正處於關鍵時期,兒臣深知責任重大。”
“因此,早命錦衣衛對各工坊主宣讀朝堂政令,明確告知他們改革的要求與規範,絕不容許他們試圖鑽空子,破壞改革大局。”
陳老聽了朱標的話,臉上瞬間一陣紅一陣白,眼神中閃過一絲慌亂,下意識地低下頭,不敢與朱標對視。
朱元璋聽了朱標的回答,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神色,“標兒,做得好。”
“改革就是要這樣,有理有據,不能被無端的質疑擾亂了步伐。”
隨後,朱元璋目光看向那個江南老儒士,問道,“那江南的新規和寶鈔之事,你又作何解釋?”
“百姓兌換寶鈔困難,影響生計,這可不是小事,關乎著江南萬千百姓的生活。”
朱標恭敬地向朱元璋行了一禮,“父皇,此事兒臣全權交由誠意伯操辦,其中詳情,還請誠意伯來詳細說明,以便父皇能全面瞭解情況。”
劉伯溫上前一步,雙手抱拳,“陛下,江南作為京師之後,第二個成立大明銀行的地方,當地確實頒佈了相關新規。”
言罷,將目光轉向那個江南的儒士,拱手示意,言辭懇切地問道,“這位先生,你可親自去過大明銀行?”
江南的儒士趕忙拱手回應,“去過。”
劉伯溫微微點頭,繼續有條不紊地說道,“可注意到,大明銀行的兩側商鋪,皆是收百姓糧食和其他實物的地方?”
“朝廷設立這些商鋪,便是充分考慮到百姓習慣用實物交易的情況,其初衷就是讓百姓能夠拿家中餘糧或其他實物,去這些商鋪換取寶鈔。”
“這些商鋪,皆由朝廷嚴格監管,定價公平合理,絕無欺瞞百姓之舉,百姓無需擔憂被壓價吃虧。”
“而且,為了方便百姓,銀行和商鋪都安排了專人引導,百姓只需按流程操作,並非難事。”
“先生,據你所見,在這兌換寶鈔的流程裡,究竟是哪一步出現了問題,導致百姓兌換困難,進而影響生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