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送信的人出發了,送信的人是荷花,她自告奮勇去送信。荷花說了:“我要告訴那姑娘,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責任。因為以前的十幾年一直接受著家族的供養,就以為以後也可以心安理得的繼續享受這樣的生活?這樣想不對,因為女孩子也要擔負起家庭的責任。”

荷花出發了,結果並沒有很快出來。先回來的是去京城的商隊,不對是商隊的小部分回來了,大部分的商人還在賣貨或是進貨。先回來的是衙內,一切都太順利了。

皇上的後宮有妃嬪懷孕了,這對於年事已不低的皇上來說是個振奮人心的訊息,表明皇上還老當益壯。

所以當謹小慎微的太后接到江婉的信,跟皇上商量的時候,皇上心情極好。不但肯定了江婉的想法,還盛讚江婉即使在外,還想著安祈堂孤兒的事。評價道:真是個至純至善的好孩子啊。

大奶奶趁著與太子妃和諸多貴婦面見太后的時候,適時送上可愛的草偶和墊子,太后也‘恰巧十分喜愛’。正好被‘臨時’前來的皇上瞧見,讚揚這些東西‘甚是不錯’。出宮後在諸多貴婦的宣傳下,長毛草的物品大賣。

很快就賣斷貨了,衙內還接了許多定金和訂單。知府大人的人脈這時開始發力,很快皇上就知道了衙內的付出。為表彰衙內,破格讓衙內做了一個九品的登仕郎,派了衙內回姜城專管安祈堂經商的事務。

衙內真是志得意滿,躊躇滿志,帶著大筆的訂單和定金急匆匆的就跑回了姜城。這結果知府大人也沒想到,喜出望外啊!

衙內回來的時候,知府大人到城門口迎接。但這時的衙內正腦海翻騰,對姜城安祈堂有著各種各樣的規劃,正信心滿滿,意氣風發的準備著大幹一場。見到爹磕了個頭,就撇下老懷甚慰的老爹直奔安祈堂去了。

知府大人看著這樣的兒子,心裡既安慰又酸澀。兒子總算有出息了,還得了官身,真是意外之喜,再看看兒子還這樣上進,百年之後對列祖列宗都有了交代了啊!

正在衙內甩開膀子大幹的時候,荷花回來了。荷花帶回來賈家婚事最後的結果。

賈家姑娘一直屬意易家郎君,易家郎君也惦記著賈家姑娘,雖然兩家退了親,但兩個小的一直藕斷絲連。現在賈家姑娘要跟石家退親,賈家姑娘就尋死覓活的要再續前緣,易家也再次上門提親。

這回知府看了信,也怕被德郡王給盯上,最後還是秉公辦理了。賈家和石家的婚事作罷,賈家歸還石家的聘禮。賈家姑娘聽了荷花的話,最後也同意招個贅婿。意外就在這時候發生了,鏢師同意入贅,這是一早就說好了的。

但沒想到易家的那位前未婚夫也同意入贅,易家這個郎君是家裡老三,上邊兩個哥哥,下邊還有一個弟弟,所以入贅也不是不可以。最後的結果就是賈家姑娘和易家老三定了親,跟石家退了婚,賈家收了鏢師做義子。

事情結束,德郡王也回來了。該寫摺子的寫摺子,該寫密信的寫密信,處理完這些破事德郡王就急急忙忙的回了姜城。

看著江婉和衙內一起在安祈堂裡忙和,在德郡王眼裡兩人就是天天的耳鬢廝磨呢,德郡王恨不得馬上!立即!就出發。趕緊離開姜城!

但不行,還要準備兩日才能動身。德郡王就日日貼在江婉身邊,直到要走的那天才放下心來。

江婉是也有留意到德郡王的打翻醋罈子的德行,但江婉不想理他。自己跟衙內在一起做事是真的,但邊上還有荷花、侍衛和小吏,除了這些人還有一大幫子孤兒。私情?想什麼呢?忙死了都!

忙碌的日子沒多久就結束了。這個世界沒了誰都是可以的,本來江婉覺得自己一直忙,一下要走?怎麼行?但真的到了走的日子,除了戀戀不捨的眾人,工作?事務?都一如既往的在運作著,安祈堂還穩穩當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