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水平,不足以評價領導,考察組的人只好叫下一個。

一句頂一萬句。大家都想從聖人之言裡頭提高效率,面前就有一個曠世奇才,連聰明的子貢都忍不住問:“老師,有沒有一句話可以終身奉行的?”有沒有呢?有。孔子說:“大概是恕吧。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名言啊,只有子貢這樣的得意門生才得到了這樣的教誨,魯國國君定公大為嫉妒,去問孔子:“教我兩招。一言可以興邦,有嗎?”孔子說:“話不能寄予如此大的期望。如果你知道做國君的難處和責任,不是接近一言興邦嗎?”定公問:“那一言而喪邦,有嗎?”孔子說:“話不能寄予如此大的期望。如果話說得不對而沒有人違背,不是接近一言喪邦嗎?”()

語言的威力如此之大,但孔子仍然說:“不要因為言談而舉用人。”(君子不以言舉人)為什麼?下一章:三思而後行。 。 想看書來

30、三思而“行”

儒家要求君子“言而有信”(),孔子對士人的基本要求也是“言必信,行必果”(),如果言而無信,舌綻蓮花也不成事,比言更重要的是行。

是孔門高足宰我同學的一則例項,引發了孔子對言行的思考。宰我同學白天睡覺,孔子說:“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對於宰我還能責備什麼呢?”作為一個非典型案例寫進教材裡,總結道:“起初我對於他人,聽其言而信其行;現在我對於他人,聽其言而觀其行。”()

得意門生尚且如此,可見天下“言過其行”()的人多得是,原因是信口開河說大話。但是大言不慚,把牛皮撐得太足,實行起來就很困難,無法執行也是執行不力的一種。怎麼協調言行之間的關係,是一門學問。

孔子建議先做,然後再過嘴癮(先行,其言從之),並且佩服古人的智慧,說:“古人言語不隨便出口,是怕做不到。”(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美國人說為人處事一要堅守承諾,二是不要輕易承諾。做不到的就別說,沒把握的慢點說。異曲同工。

不過大部分事情不說還得做。魯迅說不會作文不要緊,做人才是根本,孔子早就說過:“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子夏說“仕而優則學”,仕而優也是行有餘力的一種。怎麼做?孔子說不要依循利來行事,否則多招怨恨(放於利而行,多怨),說子產行為莊重(行己也恭),尊敬“季文子三思而後行”()。有一個典型案例說明了孔子的因材施教。

子路問:“聽說了就實行嗎?”孔子說:“有父兄在,怎麼能這樣?”冉有問同樣的問題,孔子說:“聽說了就實行。”旁聽的子華迷惑了。孔子說:“冉求謙虛,所以要促進他;仲由魯莽好勝,所以抑制他。”()

無論如何,行為都要保持正直(邦有道,危言危行;邦無道,危行言遜色。),不要危害家人、危害宗族、危害鄉黨、危害朋友、危害同僚、禍國殃民。這是無過則功標準,孔子說:“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這句話就要三思而行,過去有媒婆撮合婚姻,掮客拉扯生意,現在的經紀,個體的叫經紀人,集體的叫中介公司,乾的都是拉皮條的事。他們成人之美麼?如果雙贏,當然是成人之美,如果一方便宜一方吃虧,那是一邊成人之美,一邊成人之惡,善惡看似衝抵,其實是作惡。把醜姑娘惡意推銷給去年才俊,不是成人之美;把鮮花插在牛糞上,不是成人之美。男才女貌,成人之美;男貧女丑,成人之美。民間有一則故事,媒婆撮合一對殘疾男女,男的瘸子,踩在門檻上掩飾(完全違背孔子“立不中門,行不履閾”的訓條),女的獨眼,捂住那隻疾眼裝作羞答答,媒婆說:“三人五眼看過來,以後不要說長說短。”既然藝術又職業道德。 。。

31、慧眼必察的好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