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的相處,還是吐蕃那些貴族和大臣的為人處事,全都是他們感到新鮮而一無所知的。而封常清無疑是一個很好的補充者,張興但凡有所遺漏的部分,他會立刻補上,兩人一搭一檔,竟是說了整整一個時辰。
“金城公主從前能夠使喚的,只有自己從大唐帶來的那些宦官婢女以及從者,在吐蕃舉目無親,甚至上次想要歸國時,也是派人聯絡的西域那些小國。如今既然經我引薦,知道了那幾家和隴右關聯密切的胡商,日後便終於不至於孤立無援,她也答應了會繼續大力推行漢學和漢字。”說到這裡,張興不禁有些振奮,“而身在邏些,歷年來曾經因為戰事以及各種原因被俘的漢官,金城公主也已經打算從中甄別出可用之人。”
這些年來,吐蕃在河隴以及安西和大唐大戰連場,不但死傷無數,而兩國也都漸漸集聚了相應數量的俘虜。大唐富有四海,投降的俘虜只要不是那種悍將級別的,大多數也就隨隨便便安置在京城,而吐蕃也同樣會給俘虜一個好聽的名頭,就地安置在邏些,以備需要的時候詢問大唐各州縣的情形。所以,聽到封常清開始羅列那些被俘的文武,宇文審和崔儉玄方才露出了恍然大悟之色。
看似簡簡單單一次出使,沒想到竟是串聯起兩地的一道橋樑!
“很好,有了這樣的進展,你們此行就是大獲全勝!奇駿,你畢竟身為使者,和李靜忠回東都覆命的時候,一定要謹慎再謹慎。文申會和你一起回去,你把你家娘子也帶上,一塊去拜見你那岳母。回頭我會奏你為隴右節度判官,但在朝中一切,還得看你自己的應對!至於常清,你以白身出使,假安西使節之名,見贊普有功,即便我上奏舉薦於你,然則朝中宰輔是否認可,也要看你自己的了。”
第821章 誰人技高一籌?
由於出使之事需回東都覆命,因此在鄯城歇了一晚,先向杜士儀稟報過後,張興也不敢多耽擱,和封常清李靜忠以及一應隨從星夜出發趕回東都。之前在吐蕃境內耽誤了太多時間,回程路上眾人無不是加緊速度,到最後張興把妻子託付給了舅兄宇文審,索性只帶了三四隨從護衛,和封常清李靜忠每日馳驛二百四十里趕路,十餘日就抵達了洛陽。
此時已將近臘月,那些清閒的官署已經開始預備過年,而洛陽宮中三省六部這些忙碌的地方則依舊人員進出忙碌不停。
出使之事歷來歸鴻臚寺掌管,張興此次出使卻掛的是試監察御史,知鴻臚丞,名義上歸於鴻臚寺,其實沒有半點關係。平生第一次踏入此間的他自然是兩眼一抹黑,而封常清平生第一回到東都,進的又是洛陽宮這等從前未曾敢企及之地,就更加眼花繚亂目不暇接了。所幸還有一個多年在宮中的李靜忠輕聲提點,繳旨回報一應事宜辦完,那位鴻臚卿就淡淡打發了他們回去,甚至都沒說何時天子抑或宰輔召見。
李靜忠身為內侍,自然要先回內侍省向高力士稟告。他和牛仙童的資歷差不多,但因為貌醜而一直都不能在御前露頭,還是因為此行吐蕃多有艱險,旁人不樂意去,這麼一項差事方才落在他肩膀上。果然,那可怕的高原反應折騰得他九死一生,此次回來仍然心有餘悸。所以,對於同行數月的張興和馮長青,他固然曾經暗自埋怨過兩人的膽大妄為,可這會兒出了鴻臚寺,他卻還安慰了兩人一番。
“出使吐蕃這種事雖人人畏難,但用的是邊臣所薦之人,鴻臚卿自然覺得臉上下不來。不過,吐蕃畢竟是和突厥一樣的大國,陛下或是相國們來日必定是會親自過問出使之事的。張郎既是宇文氏的佳婿,不妨先趁此去拜望岳母,在洛陽過了年再說。”
安西四鎮中,大都護府治所龜茲鎮最為繁華,胡商雲集漢夷雜居,處處絲竹管絃,封常清縱使到過鄯州和涼州,也覺得較之龜茲鎮不過彷彿。然而,如今出了洛陽宮,過了天津橋,再次看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