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西川乳糖、柿膏兒等百十樣糕點吃食,又支起紗帳去蚊,搬了藤椅,與趙曙坐在裡頭吃酒賞月。喝著喝著酒,兩人不知何時黏到了一條椅上,親著嘴兒,低聲喃語。宮裡頭的內侍婢女都是教過規矩的,見如此,早有尚宮領著眾人輕手輕腳退至廊下,只敢遠遠兒聽著動靜,生怕殿下娘娘一時叫人,沒人伺候。
這一日,午後下了場傾盆大雨,地上熱噗噗的騰著雲霧,卷著塵土的氣息撲面而來。官家難得吃了大半碗紅米粥,手腳似乎也得了力氣,面上稍有滋潤,撐著身子從床榻上坐起,忽而道:“朕去外頭走走。”
幼悟不敢阻攔,親自伺候著官家穿了緋色常服,梳了發冠,與趙曙扶著一齊往殿外散散。先還以為只在福寧殿中走一走,活動活動經絡便是,不想官家卻執意要往後宮。沒得法子,又宣了御輿,沿著宮牆走著,過了玉津門,從夾道直往西北邊。幼悟以為官家要去蘭貴妃的遺居鸞鳴殿,命御輿在殿門前停下,道:“皇上,奴婢叫裡頭的宮人出來迎駕。”
官家卻半會都不做聲,過了片刻,方道:“去如意院。”
可如意院是什麼地方,幼悟聞所未聞。
☆、第一六一章:柔情猶在,只是物是人非
幸而有掌印大監魏正隨侍,蘭貴妃還是低等奉茶宮女時,便與他交往甚密。後來他能升至掌印大監,也多虧蘭貴妃在御駕跟前照拂。如意院是蘭貴妃晉封才人時所居之地,他自然知曉,便上前對張幼悟道:“張娘子,且跟著我走。”
依舊從鸞鳴殿入,穿過數重宮殿,方轉至一座小院落前。停了御輿,趙曙親自上前扶著官家下轎。官家腳下微顫,抬頭望著院門上懸的金漆黑底匾額,止步不前。院裡頭並沒住妃嬪,竟也留著宮婢拾掇。眾人並不想御駕會突臨而至,駭得急忙扔了手中活計,直奔出來迎駕。趙曙扶著官家入院中,只見裡頭竟有幾重天井,數重院落,曲簷迴廊,構造寬敞精緻。院中擺著百十盆的紫薇,因至深秋,花葉凋落,只剩光禿禿的杆兒在風裡肆虐。
有當值的掌事婢女上前,倒有幾分鎮定,她福身道:“皇上萬福。”細眼一望,張幼悟驚道:“清秋姑姑,你怎會在這裡?”
清秋不敢提蘭貴妃,只道:“奴婢被尚宮局派遣在此處看院子。”
官家笑了笑,道:“原來是清秋,難怪覺得眼熟。”那時候,隨在蘭貴妃跟前打點的總是清秋,一看見她,就覺得莫蘭好像還在院子裡說話一樣。他心裡湧出難以喻明的情緒,腳上也加快了步子,好似要一鼓作氣奔到暖閣中去。
花廳中空空蕩蕩的,裡頭並未置辦多少物件。官家環顧一圈,像傻了似的望著隔著暖閣的簾子。那簾子上繡著四五朵木蘭花,細密的針腳,宛若鮮活。他甚至恍惚的以為,只要一掀起簾子,就會再次看見她。
然後看見她穿著一身淺碧色綴暗花寬鬆錦袍,綰著斜髻,用銀簪壓著,簪上彆著幾朵新摘的青梅,耳側垂落幾縷鬢髮,知道他進屋,就扭過身,笑道:“你來啦!”陽光正好透過明瓦窗戶落在她無暇瑩白的臉上,明眸黛眉,嫋嫋婷婷如風中團荷,清雅於世,不沾染半點風塵。張幼悟見官家面露疲乏之色,便道:“皇上要不要進去歇一歇?”說著,作勢要去掀簾,卻聽官家低沉道:“回去吧。”
張幼悟還未反應過來,官家已轉了身,她不敢多問,忙跟上去。到了廊簷,官家忽又慢慢轉過身回望,見那明瓦窗上還貼著剪紙,恍惚道:“那是誰貼的?”清秋上前道:“奴婢前兩日收拾後面的庫房,發現裡面剩了些剪紙,就拿出來貼了。”細細看去,那紙上紋案皆是雙喜鴛鴦、龍鳳喜、龍鳳呈祥等紋案,想來應該是莫蘭剛受封時剪的。
官家又駐足看了好一會,四下靜靜的,唯有秋風拂過,樹枝婆娑。多少的時光,多少的歲月,彷彿一轉身就能看見她言